现代化与全球化视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逻辑.docxVIP

现代化与全球化视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逻辑.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化与全球化视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逻辑 摘 要: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从现代化看,就是从传统制度向现代制度的发展;从全球化看,就是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就现代化而言,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现代化的经济、民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制度安排;就全球化而言,全球化具有三大逻辑:资源的优化配置、优胜劣汰、优势互补。全球化的逻辑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民主体制、法治进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交织与重合,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外动因,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一把重要钥匙。 关键词:现代化;全球化;中国特色;制度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3-0014-08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逻辑,可以从现代化全球化的角度来探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交织与重合,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外动因,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一把重要钥匙。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是世界上每个民族和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现代化与全球化两大潮流分别从时空两个维度,推动了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变化。现代化使社会进化理论成为公理,全球化则从物理空间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交往和交流,不同的制度和文化之间进行正面的接触与碰撞。全球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现代化进程在世界范围的展开是全球化的反映。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从纵向看,就是从传统制度向现代制度的发展,从横向看,就是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 一、 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一)制度变革是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的前提 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如亨廷顿所言:“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1]这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没有国家制度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因为,没有国家制度现代化,一个国家就难以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经济发展,也不可能为实现现代民主政治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制度的每一次有效的变革,都在推动着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构建现代化的制度,是现代化的首要条件。 (二)两类不同的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制度 依据世界各国现代化起源的不同,学界把现代化道路归为两类:一类是内源型的现代化,这是由自身经历漫长的社会变革发展而成的,外来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另一类是外源型的现代化,这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变革的道路,其内部创新居于次要地位[2]。现代化先行国属于内源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属于外源的现代化。 现代化先行国的内源型现代化之路,其原动力来自于资本主义自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现代化的发展,经济生活由不断扩大的市场来调节,而政府只保证经济的自由运转,发挥“守夜人”的职能。正是在这种自发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先行国依靠自身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由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依次发展,形成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私有制、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三)中国现代化及其制度安排 自从现代化先行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现代化便显示出它的强大和优势,以它强大的扩张力向全球推进。现代化迫使每个后发国家不可逆转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现代化不再是一个自然而然、可紧可慢的过程,它成了急迫的任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现代化不是个要不要的问题,它是非要不可、无可选择的。”[3]与西方国家内源型现代化特点比较,中国近代的现代化的变革不是像西方那样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要求上层建筑变革,而是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下为救亡图存而对外部世界的回应,受到外部因素的牵动。由此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的探索进程涉及三个方面: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现代化的整合力量建设,高效有力的根本制度、现代化的具体制度安排。 1.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 追求现代化成为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集团都在不懈地探索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首先是在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再转到政治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转向文化层面的“新文化运动”。最终在涌入中国的西方各种文化中,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对时代变化、人类社会演进趋势及中国社会的考察,通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确立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发展道路。 由于社会主义一开始就是为了超越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