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 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着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 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 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 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 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 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 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习作 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二、说目标
.认识 3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活动。
三、说教法
1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且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 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所以更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
2 .本文是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在反复自读把握主要内容后,可以进行分角 色朗读或模拟采访。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 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 谈吐中善于诱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更好地体 会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文中有许多多音字,如《水浒传( zhum)》、“绿(I u)
林好汉”、“一百单八将(ji mg)、《济公传(zhucn)?等要注意读准确。还要注意对 话是口语化的,如“跟前儿” “偏科”“起码”这些北京方言,更是透着亲切,所以要 读得像说话一样自然,毫不做作才好。
.在弄清苗苗同季老交流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的问题后,可 以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 物不同的见解。然后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应有的启发,如, 要加大课外阅读,才能促进写作的提高;不要偏科,全面发展;加强古诗文积累,增 强文化底蕴等。
苗苗与季老的对话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辩 论,如,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在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可行吗;苗苗的爸爸打她 对吗;学生偏科与任课教师有关系吗;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我们能成为
“三贯通”的人才吗……
.在本文的学习中,要注意从对话中感受到季老谈笑风生中的平易近人、循循 善诱、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还有在访谈中如何有礼貌地请教、表达自己 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表述等,学习一些采访的技巧,用于指导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就本文还可做一些拓展,如,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 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等。
.在读书、讨论、交流后,可以品味题目的寓意: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 关,“小苗”- -苗苗;“大树”- -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 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 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 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