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和创新(二)——北方各国,15 世纪
我们已经看到,由于佛罗伦萨的布鲁内莱斯基一代人的
发现和创新把意大利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并且使意大
利艺术走上了与欧洲其他地方不同的发展道路,15 世纪的艺
术史就产生了重大的变化。15 世纪的北方艺术家跟他们的意
大利艺术同道之间,在目标方面的差异大概不像在手段和方
法方面的差异那么大。北方与意大利之间的差异在建筑方面
表现得最为明显。布鲁内莱斯基采取文艺复兴的做法,在他
的建筑中使用古典母题,从而在佛罗伦萨终止了哥特式风格。
但是在意大利以外的地区,几乎到一个世纪以后,艺术家才
纷起效法他的榜样。而在整个 15 世纪期间,他们还是依然
故我,继续发展前一世纪的哥特式风格。尽管那些北方建筑
物的形式仍然具有尖拱和飞扶垛之类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要
素,可是时代的趣味毕竟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记得 14
世纪的建筑家喜欢使用优美的花边和丰富的装饰;我们还记
得有盛饰式风格,埃克塞特主教堂的窗户就是用它设计的(见
208 页,图 137)。在 15 世纪,爱好复杂花饰窗格和奇特装饰
的风气更有进一步的发展。图 174 是鲁昂(Rouen)的法院
(Palace of Justice),这是法兰西哥特式风格最后阶段的实例,
有时叫做火焰式风格(Flamboyant Style)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
设计者是怎样用变化无穷的装饰来覆盖整个建筑,显然并不
考虑它们在建筑结构上是否具有功能。在那些建筑物中,有
一些显示了无限的财富和创造力,宛如神话世界;然而人们
觉得设计者在那些建筑中已经用尽了哥特式建筑的最后潜
力,迟早要向相反方向发展。事实上有迹象表明,即使没有
意大利的直接影响,北方建筑家也会发展出一种比较单纯的
新风格来。图 174 鲁昂法院( 旧为宝库) 的庭院 1482 年火焰式
哥特风格特别是在英国,我们能够看出在哥特式风格的最后
阶段就有那样一些倾向在发挥作用,那个阶段叫做垂直式风
格(Perpendicular) 。这个名称是用来表示 14 世纪晚期和 15 世
纪的英国建筑特点,因为在那些建筑物的装饰物上,直线要
比以往“盛饰式”花饰窗格中的曲线和弧线更为常见。垂直
式风格的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剑桥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的
奇妙的礼拜堂( 图 175),于 1446 年动工兴建。这座教堂的
部形状比先前那些哥特式内部要简单得多——没有侧廊,也
就没有立柱和尖峭的拱。整个建筑给人的印象是一座高高矗
立的大厅,而不是一座中世纪的教堂。这样,虽然整体结构
比巨大的主教堂要简朴,可能也要世俗些,但是哥特式工匠
们的创造力却得到自由,能在细部中尽情发挥;特别是在拱
顶的形式( “扇形拱顶”[fanvault])方面,它的曲线和直线的
奇特花边使人回想起在克尔特人和诺森伯兰人的写本中出
现的非凡的奇观(见 161 页,图 103)。图 175 剑桥国王学院的
礼拜堂 1446 年垂直式风格在意大利以外的国家中,绘画和
雕刻的发展趋势跟建筑的这一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类似之处,
换句话说,虽然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全线已经获得了胜利,但
是在 15 世纪,北方仍然忠实于哥特式传统。尽管凡·艾克
弟兄有伟大的发明创造,艺术实践仍然还是关乎习俗和程式
的事情,而不是关乎科学的事情。透视法的数学规则,解剖
学的科学秘密,罗马古迹的研究,还没有扰乱北方艺术名家
的平静心灵。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们还是“中世纪艺术家”;
然而在阿尔卑斯山另一边,他们的同道已经属于“近代时期”
(modernera) 了。尽管如此,阿尔卑斯山两边的艺术家所面临
的问题却仍然十分相似,这是令人惊奇的。在北方凡·艾克
曾经教给艺术家怎样去细心地在细节上增加细节,用辛勤的
观察所得把整个画框填满,从而使画面成为反映自然的一面
镜子(见 238 页,图 157;241 页,图 158)。但是正如南方的
安杰利科修士和贝诺佐·戈佐利(见 253 页,图 165;257 页,
图 168)曾经把马萨乔的新发明使用于 14 世纪的创作精神中
一样,北方也有一些艺术家把杨·凡·艾克的发现运用在较
为传统化的主题上。例如,15 世纪中期工作于科隆的德国画
家斯特凡·洛赫纳(Stefan Lohner, 1410?-1451)就仿佛是一位
北方的安杰利科修士。他的一幅可爱的画是圣母在玫瑰花荫
下( 图 176),周围是小天使们在奏乐、散花或给圣婴基督水果,
表明这位名家知道杨 ·凡 ·艾克的新方法正如安杰利科修士
知道马萨乔的新发现一样。可是在创作精神上,他的画更近
于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