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郁达夫及其作品。
2 .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
托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 .加强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
归纳的能力。
2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文眼”,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3 .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
联系,激发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 ,并领 悟蕴涵于“形”
中的“神”。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
悲凉”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 .设问法。加强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虽然秋天是多姿多彩的,但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惆怅地歌唱: “袅袅兮秋
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杜甫孤愁地哀叹: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柳永凄苦地吟诵: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么,秋在近代郁达夫心
中,是怎样一番滋味呢? 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 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
都的秋 ,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介绍课题与作者
1.题目“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其实指的是北平,秋”字可以看出文章
描写的是秋景。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2.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郁达夫( 1896— 1945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
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 《春风沉醉的晚
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
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 1934 年 8 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
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
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三、 整体感知
1.标注段落序号
2 .正音
dùn zh è chuán tuǒ pì ruǐ
混沌 潭柘 寺 一椽 椭 圆 譬如 落蕊
. . . . . .
z è ni àn lǐn gǎn lǎn
平仄 廿 四桥 房檩 橄 榄
. . . . .
3.读完课文,大家觉得作者对故都的秋是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4 .本文除了写 故都的秋,还写了哪里的秋, 在哪些段落,为什么要这么写?
还写了南国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口技》教案电子版本.pdf
- 《合理用脑》教案教学资料.pdf
- 《吹小号的天鹅》阅读测试题说课讲解.pdf
- 《善良》教案(2)教学文稿.pdf
- 《囚绿记》教案知识讲解.pdf
- 《四季童趣》音乐教案教学内容.pdf
- 《围城》教案培训资料.pdf
- 《国殇》教案学习资料.pdf
- 《图案之美》教案说课讲解.pdf
-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pdf
- 铁路隧道底鼓风险动态评估与综合整治技术的深度剖析与实践应用.docx
- 吸收犯存在范围的多维审视与界定.docx
- 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现状剖析与影响因素的深度探究.docx
- 全球金融危机下上海经济学门类毕业生就业的冲击与调适:基于多维度的剖析与展望.docx
- 小型软件团队敏捷风险管理:策略、实践与优化路径.docx
- 锦红片在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探究.docx
- 法治视角下我国湿地保护的困境与突破.docx
- 从法律基石到多元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深度剖析与展望.docx
-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的法治化进路.docx
- 基于ORACLE的校园一卡通消费系统设计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