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最新资料推荐 ------------------------------------------------------
缺镁金盏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缺镁对金盏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摘要:
本实验通过对金盏菊幼苗进行缺镁元素培养, 观察其在完全培
养液浇灌下生长状况和缺镁培养表现得症状, 及测定植物细胞膜透
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生长指标的测定, 以
此研究镁元素对金盏菊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镁缺营养液培养下金盏菊片的细胞质膜相对透
性减弱, 丙二醛( MDA)含量显著增加, 产生的活性氧物质诱导超
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活性下降。
关键词:
金盏菊幼苗、 缺镁元素培养、 缺素症状、 指标测定 金
盏菊又名金盏花, 为菊科金盏菊属植物。
金盏菊株高 30 ~60cm,为二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被白色茸毛。
单叶互生, 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 全缘, 基生叶有柄, 上
部叶基抱茎。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 形大, 4-6cm , 舌状花一轮, 或多轮平展, 金黄或桔黄色, 筒状花, 黄色或褐色。
也有重瓣(实为舌状花多层) 、卷瓣和绿心、 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种。
常用于花坛摆花。
现利用土培法, 对金盏菊幼苗进行缺镁培养, 来探究金盏菊的
1/10
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的情况以及生长情况, 为金盏菊的栽培管理提
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及器材:
金盏菊幼苗、 沙子、 TBA 、 TCA、 石英砂、 丙酮、 磷酸钾
缓冲液、 完全培养液、 电导仪、 温箱、 烧杯、 量筒、 分光光度
计、 离心机、 电子天平、 研钵、 移液管、 恒温水浴锅、 容量瓶、
冰箱等。
1. 2
实验方法:
在两个砂基中培养等量的金盏菊幼苗,相同的环境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之后,
分别标上号 1、2,在对其进行缺素培养。
号砂基浇灌完全营养液作为对照组, 2 号砂基浇灌缺镁元素的营养液。
每隔两天浇一次营养液, 连续培养两周。
缺素培养两周后取两次样对其细胞质膜透性检测丙二醛( MDA)含量测定、 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的测定、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
并测定植株株高、 叶长、 叶宽。
3植物生理指标的测量:
①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检测。
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金盏菊叶片, 洗净擦干, 分别量取 0. 3g;剪碎、 研磨、 过滤, 将三种滤液等量的装入小试管中, 增加一个等量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管, 先测常温下的电导率值, 再沸水加热 10
--------------------------------------------------------------- 最新资料推荐 ------------------------------------------------------
min 后测量电导率值。
②金盏菊的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取 0. 3g 的金盏菊叶片, 剪碎, 加入 10%三氯乙 酸(TCA) 2 ml 和少量 石英沙研 磨, 再加 8 ml TCA 湮没 后, 将浆液 以
4000r/min 离心 10min , 取上清夜即样品提取液; 吸取 2 ml 提取
液到一试管, 对照管加 2 ml 蒸馏水, 各加入 2 ml0. 6%TBA 液,
混匀, 沸水浴 15 min , 冷却, 以 4000r/min 离心 15min , 取上
清夜测定 532nm 和 450nm 的 OD 值。
③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测定。
取 1. 0g 金盏菊叶片, 加入预冷的 5ml20mmol/L KH2PO4, 研
磨取匀浆, 以 4000r/min 离心 15min , 取上清夜并低温保存; 取
四只分光光度计比色杯 (光径 1cm) , 再其中一只加入 3ml 反应混
合液和 1mlKH2PO4作为对照, 另外 3 只分别加入 3ml 反应混合液和 1ml 上述酶液 , 马上记时, 测定 470nm 处的 OD 值, 每隔 1min 读数一次。
④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的测定。
取 5 支试管 , 分别编号 (3 支测定管 ,2 支对照管 ) , 按照表 2 的顺序加入试剂 (3 支测定管加酶液 , 2 支对照管加缓冲液),混匀后
将 1 支对照管置暗处, 其他各管于 4000lx 日光下反应 15min (要求各管受光情况一致, 温度高, 时间缩短, 低时延长); 反应结
束后, 以不照光的对照管作空白进行调零,分别测定其他各管的
3/10
OD56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