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超分子自组装在生物模拟和构筑功能化材料领域中具有非常独到的优势。迄今为
止,化学家们通过金属配位诱导合成了大量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超分子组装体。并通
pH
过外界刺激 (如 值,光照,温度,浓度,溶剂,客体分子等)诱导超分子结构之间
的相互转化,实现更高效的构建拓扑结构。然而,阴离子配位诱导的自组装体相较于金
L
属配位发展较为缓慢。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双 (三脲)配体 ,其与磷酸根配位自组装形
成A L 型六边形结构,该六边形结构可以通过溶剂调节转变为A L 型四边形结构,基
6 6 4 4
于这两种自组装体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了其与客体分子的相互作用。此外,研究了双(三
L L
脲)配体 与硫酸根的组装形态,结果表明相比于磷酸根,硫酸根与配体 形成更为
A L L LS/R CD
简单的 2 1 构型。随后向双 (三脲)配体 引入手性基团得到受体 ,利用 和
荧光手段可实现对特定阴离子的识别和检测。以上内容对研究阴离子组装体的构筑和性
质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分为三章,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简介了超分子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构成,
基于金属配位组装体和阴离子脲基受体及其组装体的研究进展,以及本论文的选题目的
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实验的设计思路、配体的合成、阴离子超分子自组装体的构筑、溶剂
诱导超分子结构转换及相应的主客体性质研究。在桥连三脲为构筑单元的基础上,设计
L A L
合成了双 (三脲)配体 ,其与磷酸根配位组装后能够形成 6 6 型六边形结构,通过
改变溶剂,获得了A L 型四边形结构,并通过单晶,质谱及核磁等证实了这两种结构
4 4
的形成。核磁及紫外测试表明,调整溶剂的比例,可以实现两种结构的转化。并进一步
研究了两种结构的主客体性质。核磁,紫外及荧光等手段均表明两种结构与客体亚甲基
蓝存在主客体相互作用。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双 (三脲)配体与硫酸盐的配位自组装及手性双 (三脲)配体的
L
阴离子识别性能。在上一章中,我们设计合成的末端为硝基的双 (三脲)配体 与磷酸
根配位自组装,在溶剂诱导下实现A L 型六边形和A L 型四边形两种拓扑结构的转化。
6 6 4 4
L LS/R CD
本章向双 (三脲)配体 引入手性基团得到 ,并与多种不同阴离子作用, 和荧
S/R − 2− − 2− 3− 2−
光测试结果表明受体L 对AcO ,CO ,HCO ,HPO ,PO , SO 等阴离子具有不同
3 3 4 4 4
I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2− 2−
程度的响应,其中PO ,HPO , SO 引起较为明显的谱图信号变化。因此可以通过CD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