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日本亚洲主义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日本出现过亚洲主义思潮。对此思潮,学术界或冠以“大亚细亚主义 ”。本文使用“日本亚洲主义”这个概念,以便对近现代日本亚洲理论做较广义的阐述与分 析 。与近现代世界上出现的其他许多思潮相似,日本亚洲主义有其内在逻辑发展过程:早期表 现为抵御列强的“亚洲同盟论”与“中日连携”思想;以后演绎出文化亚洲观点;最后则异 变为与“大陆政策”相连的侵略主义理论。本文拟对日本亚洲主义思潮来龙去脉及其演化过 程中不同时期的思想特点,做一分析和探讨。
一 日本亚洲主义的初始含义
日本是后进的工业国家,近代拉开帷幕之时,即与西方列强发生激烈冲突,被迫“开国”, 倍受压迫。严酷的历史现实,促使日本将反侵略作为时代主题,并试图与亚洲周边国家联合 ,实现这一“主题”。这可以说是日本早期“亚洲主义”出现的原因。
明治初年日本曾出现过几种社会思潮,如“尊王攘夷”论主张以中国儒学大义名分观为指导 ,对内反对幕府,对外以武力抗击西方侵略,建立明治政府。但在反对西方侵略方面,军事 力量悬殊与其他诸因素使“攘夷”的一系列行动都遭到失败,“开国论”在日本转为主导思 想。尽管如此,攘夷,即反抗西方侵略的思想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可以说,早期亚洲主义 与攘夷论有着重要的内在思想渊源。亚洲主义最初锋芒所向,主要指向西方列强。
几乎在抗击西方侵略的同时,侵略亚洲的思想也已经在日本滋生。西乡隆盛、板垣退助等人 就鼓吹“征韩论”,企图侵略朝鲜、中国等东亚地区。将失落于西方的利益,补得于周边邻 国。后来由于西乡等人下野(1873年),此期“征韩论”等侵略理论才暂时收敛,遂使“亚洲 主义”在日本国内获得较大的舆论空间[注解:1873年,参议西乡隆盛、板垣退助等 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决定派兵征韩。但此时岩仓具视、木户孝允等从美国访问归来,主张以 内政为主,征韩论暂时收敛。但以大久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以后,征韩论又有抬头 ,并付之实现。1875年,日本挑起江华岛事件,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1910年日本吞 并朝鲜。]。
也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曾为亚洲主义创造了较好的生存条件 。18 63年启蒙主义团体“明六社”发起,积极宣传西方民权思想,开展“开明”与“渐进”的启 蒙运动。板垣退助等人建立爱国公党,提出开设国会的要求。自由民权运动的产生,使日本 思想界的注意力转向国内改革,原来对外侵略的嚣张色彩暂时淡化,无形中助长了亚洲主义 的发展。
显然,西方列强的侵略、尊王攘夷思想的发生、征韩论以及亚洲侵略论的一时“退潮”,自 由民权运动的开展以及“合纵连衡”的策略考虑,诸种因素合于一道,遂使日本的“亚洲主 义”初潮涌现。早期亚洲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平野国臣、佐藤信渊、胜海舟、杉田鹑山、 森本(樽井)藤吉等人。日本早期亚洲主义所主要宣传的是“亚洲同盟论”。与此主体理论相 关的,则有抵制西敌(俄、英、美、法等)论、日中提携论、亚洲连衡论、日本责任论等。
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胜海舟较早倡导“亚洲同盟论”,主张唤醒亚洲,起而抗击西方侵略。 1863年,胜海舟在日记中写道:“当今亚细亚几无人有意抵抗欧罗巴。此乃胸臆狭小,而无 远大之策之故。以我所见,当以我国出动船舰,前往亚细亚各国,向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广为 游说”,说明亚洲联合,建立亚洲同盟的紧迫意义〖ZW(B〗③〖KG1〗〔日〕松浦玲 :《明治的海舟与亚细亚》,岩波书店,1987年,102、103页。]。胜海舟认 为在西敌东侵的紧要关头,“亚洲生存”实为重要。他在《解难录》一书中提出:宜由日本 、中国与朝鲜结成三国同盟,“合纵连衡以共抗西洋”③。
如果说,胜海舟以及其他一些思想家提出过亚洲主义的思想,那么19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 一些报纸则对亚洲主义作了较有声势的宣传〖ZW(4〗对于胜海舟是否有征韩论思想 ,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在一些报刊文章中,撰文者重点论述日本与 亚洲唇亡齿寒的关系,他们解说亚洲迫于侵略,沦于水火的实况,试图警醒日本:亚洲气运 衰微,一旦成为西方属国,日本也将同样遭殃,宜与亚洲结为联盟,相互支持,这才是日本 最善国策。
明治17(1874)年4月13日《朝野新闻》有文《东洋的气运》,分析亚洲的危急形势,引发以 下的议论:“试论今日亚洲形势如何,印度与土耳其正受着英国的制压,东南亚缅甸等国徒 有其版图,仅保一丝气息而已。其邦独立危殆,如风灯残烛。越南作为中国的藩篱,现已落 入法国手中。中国困难重重,无可名状。观今日之亚洲,无疑已陷极端悲惨之景。视将来亚 洲气运,不吉之兆,也已迫在眼前。”文章强调:亚洲的危机,即为日本的危机。亚洲 既成兵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