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易代:个人视角中的大历史
案头这本墨色新鲜的《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是中华书局二○二○年一月刚刚出版的。我听闻它的名字则是早在二 ○一八年末的事。那次是作者周绚隆在北京大学的一个讲座,题为《谁不誓捐躯,杀身良不易》,正是本书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作者关于《侯岐曾日记》的一系列研究文章已经在微信公号和刊物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股热度被嗅觉敏锐的文化圈及时捕捉物化,于是有了面前这本图文并茂的书。
那个下午的讲座和我晚上的课程在内容上正好衔接,让我生发出些许感慨。“谁不誓捐躯,杀身良不易 ”这个题目,重点讲的是夏完淳和陈子龙,所还原和描述的是清初士人在生死抉择之际的犹豫和无奈。因为有晚上六点的明清文学史课程,所以讲座未完,我就赶着坐地铁回人大校园。从那个学者们细细论文的讲座,转换到灯火通明的大教室,大历史中的同一群人在不同视角中的呈现是如此不同,其间显现出的史实、心态和旋律的对比和张力就格外有趣。
凡在那个时代生活过、创作过,留下或大或小成就的文人,都被划分为遗民、贰臣、殉节者和清代后起的文人几大类,我们要在课上一一讲说点评,诵读其作品。一旦由听众做回到教师,我也从一个谨慎犹疑的学者,变成确定知识的传播者。从祁彪佳 “含笑入九泉,浩气留天地 ”的绝命诗,到夏完淳、陈子龙的从容赴死。这些 “死忠死孝寻常事 ”,“当死而死,死有余悼 ”的激昂悲壮之讲述,都是从俯瞰的大历史角度得来的结论。在这个宏大历史的立场上,每一个个体都是在潮流之中做出他们应然的反应和抉择。作为后人,我们在列举这些摧折在时代屠刀之下的精英时,是被那巨大的死亡数字以及先贤们的慷慨与从容所震动和愤激着的。这类大历史叙述,弭平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差异与活跃,更造成了历史视野的某些遮蔽与空白。无论是鼎革动荡还是太平盛世,个体生命的普通日常,每个人的生死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悲辛、焦虑和紧张,都是宏大历史叙述难以顾及的。
在“易代 ”这样一个大题目之下,本书着力发掘的是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这样一群当事者所经历、感受和理解的那段明清之际的历史。作者给这部书定性为微观史学,是合乎《侯岐曾日记》所呈现的私人化历史角度的。微观史学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历史中的那些小的群体或个人,以及他们的思想、信仰、意识等文化因素 ,具有一般宏观历史所没有的揭示复杂性的优势。
一、个人视角展示的大历史
侯岐曾是明清之际的江南士绅,其兄侯峒曾是清初嘉定守城抗清的领袖之一。侯家作为嘉定地方望族,与当时的闻人如陈子龙、夏允彝、夏完淳、李雯等是姻亲故旧的关系。嘉定城破,侯峒曾和他的两个儿子以身殉难。他的弟弟侯岐曾则在乡居避祸的煎熬时光中,写下了这部《侯岐曾日记》。日记从顺治三年(丙戌,一六四六)正月初一开始,到顺治四年(丁亥,一六四七)五月初十。次日,侯岐曾就因藏匿陈子龙而被捕,四日后被杀。这部日记是侯氏家族在两次大灾难间隙的一个记录。在诛杀的刀斧落下之前,每一块砧板上的鱼肉都在为逃脱噩运而做着徒劳的挣扎。侯岐曾的日记就是这个终归失败了的苟活求生过程的记录。日记中,有他在这段人生最后时光中的日常起居、应酬往来,与官府交涉、密友私会,同时还保留了许多书信的底稿。这样就为著者围绕这部日记,梳理侯氏一门的人物世系、亲友关系,连缀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提供了珍贵的文献。
改朝易代的书写,历来都是胜利者宏大的政治叙事。如唐太宗《修晋书诏》所称 “彰善瘅恶,振一代之清芬;褒德惩凶,备百王之令典 ”云云者是也。明清易代的书写,又在这宏大之上,加之以巨大的伤亡数字。王秀楚著《扬州十日记》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他估计死亡者 “前后约计八十万余,其落井投河、闭户自焚及深入自缢者不与焉 ”。《嘉定屠城记略》称,嘉定城破之时 “城内外死者二万余人 ”,其余尚不可胜计者。关于张献忠的屠蜀人数,现代研究者称为二百万,《明史》说“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这类传统的历史书写模式是用巨大的死亡数字,突出施暴者行径的惨虐,但是对庞大数字的刻意强调,反而使之成为某种常态化、模式化的书写,从而招致现代研究者的质疑。
微观史的研究方式,是将历史考察的范围缩小到可以确认身份的个人。从侯岐曾、陈子龙的角度看,易代的历史并不是冰冷而刺目的两万、八十万或者二百万死者这样的数字,而是被杀、自杀或因这场灾难而死亡的过程,持续地、重合地发生了两万次、八十万次和二百万次。每一个个体在承受巨大的不公不义之时,都不会因这数字的庞大而减少他个人的孤独与绝望。在这部书中,那些死节、死难或莫名而死的侯岐曾和他的親友们的故事,正是沿着微观史的叙事方式展开的。
通过侯岐曾及其亲友的个人视角,现代的读者扩大了对明清易代这一大历史的感受维度。如民众心态,在付出巨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技术等级考试(行政后勤管理员·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docx VIP
- 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开展健康体适能检测业务的可行性.doc VIP
- 2025年中职高考中职英语二轮复习语法专项第四章代词课件(共237张PPT).pptx VIP
- AI应用行业年度报告2024-奇异因子.docx
- 产教融合视角下AI智慧营销时代广告策划教学路径研究.docx VIP
- 论意境_袁行霈.pdf
- 02S101矩形给水箱图集标准.pptx
- 二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pdf VIP
- 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说明书.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