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2018 年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道德与法治_2018 年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面感受法律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化进程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起源和本质,理解生活需要法律,理解法治的地位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三、教学难点:法律的本质、法治化的进程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体验法、活动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情感激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角色模拟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创设情境,师生共同面向国旗,齐唱国歌,行少先队队礼。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同时也是在无形之中遵守和维护着《国旗法》《国歌法》《宪法》,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与法律的关系,顺理成章的导入本课话题。 (二)活动感悟,合作探究 活动一:生活与法我链接 1、我推荐,我守护 我为大家推荐的法律是《 》, 因为我觉得如果没有了它……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原有的法律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同时进一步通过问题思考,感悟如果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出现的各种局面,进而感悟生活需要法律的规范和调整。 2、情景剧:法律在你我身边 甲:快点快点,民警叔叔的法治讲座开始了…… 乙:急什么啊,法律就是管罪犯的,和咱有啥关系哎 甲:这你就没文化了吧,你几岁上学? 乙:六岁啊 甲:这是义务教育法给你的权利哦,你早上过马路看红灯了吗? 乙:那必须啊,红灯停,绿灯行啊。 甲:这是你在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啊。还有你妈给你网购的那双假冒伪劣篮球鞋退成功了吗? 乙:七天无理由退换啊,我明白了,这也是法律在保护我们,快快快,我要去听讲座。 通过情景剧表演,台上台下的同学共同体验和感悟认识到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视频材料 看一看:一生中有哪些法律陪伴我们? 连一连: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找一找: 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伴我们一生。我们即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活动一各环节的设计,提升学习兴趣,在快乐体验中认识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三个层次,使得本课教学重点在水到渠成中自然的内化于心。 活动二:法治脚步我探寻 法律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规则吗?通过视频材料了解法律的历史。 合作探究: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们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创制?创制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原始社会,人们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判定是非善恶。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引导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认识法治化的进程,理解法律的本质。追问学生,是不是法律出现了人类就进入依法治国的阶段了吗?顺理成章出示鲁国国王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忽有人来告发,使案成功告破。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窃羊贼,因为那人是他父亲。...... “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 “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 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引导学生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不是“法治”?为什么? 通过探讨认识到:用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有法律而无法治,其本质是“人治”。 在我国民族法制史上也涌现出过许多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人物。学生非常熟知的狄仁杰、包拯、海瑞。引导学生感悟人类社会由“人治”到“法治”的漫长历程,思考法制国家的真正内涵。进而引导学生探讨“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引发学生对法治国家的美好期待,进而感受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理解法治的内涵和要求。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教师引导:为了建成我们期待的法治国家,我们国家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通过观看视频知道我们在向着法治中国不断迈进。认识全面推进依法中国的总目标,了解十九大对依法治国重要地位的界定。 法治的脚步这一目是本课的难点,学生理解稍有难度,所以继续回归生活,在我国法治化建设举措中来感受法治的意义。 学生在每一个举措中都能感受到法治助推中国梦,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活动二采用了视频链接、小组合作、故事感悟等形式,通过共同探究从丰富的资源中提取有效信息,每一步环环相扣,突破难点。通过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