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德意志思想文化的态度和立场.docxVIP

鲁迅对德意志思想文化的态度和立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对德意志思想文化的态度和立场   摘要:本文通过两个比较少研究者注意的案例, 显示鲁迅与德意志思想文化的契合。第一个案例是约翰内斯middot;舍尔, 鲁迅读过他的著作, 所以鲁迅跟他有事实联系;;另一案例是威廉middot;冯middot;洪堡特, 目前尚未发现鲁迅接触过他的著作, 未发现他们有任何事实联系;。这两个案例进一步展示鲁迅与德意志思想文化契合的两个要点, 其一是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其二是以文学、文化介入社会政治, 实质上是反政治;即反现代性;的问题。这两点都是现代德意志思想文化比较突出的特点, 也是鲁迅与其他德意志思想文化契合案例诸如尼采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特点。鲁迅跟德意志思想文化这些特点的契合, 有个人原因, 有政治环境的制约, 也有历史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 有一定的必然性。   关键词:鲁迅; 舍尔; 洪堡特; 国民性;   Two Cases of LU Xun s Agreement with German Ideology and Culture   ZHANG Zhaoyi   鲁迅与德意志思想文化的契合;是个大题目, 案例很多, 鲁迅与马克思主义是其中的热门之一, 在中国有不少研究成果。笔者过去专注于另一个个案的比较研究, 即鲁迅与尼采;的问题。 (1) 通过鲁迅与尼采;的比较研究, 笔者注意到他们共同性的两点, 其一是对国民性;的关注, 其二是以文化介入社会政治, 实质上是反政治;即反现代性;的问题。这两点都是现代德意志思想文化比较突出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另外两个案例进一步说明鲁迅与德意志思想文化上述两个特点的契合。第一个案例是约翰内斯middot;舍尔 (Johannes Scherr, 1817-1886) , 鲁迅跟他有事实联系; (rapport de fait) , 即鲁迅接触过这位德意志思想家的作品;另一案例是威廉middot;冯middot;洪堡特 (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1835) , 目前尚未发现鲁迅跟他有任何事实联系;。   鲁迅与德意志思想文化的契合; (affinity) , 笔者认为有多个层次的原因:有社会历史的原因, 有思想逻辑发展的原因, 也有个人价值取向的原因, 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兼备, 以契合;译affinity;似乎失去了后者所包含的主观内在的动因。科学领域对affinity;的常见译法中有亲和性;, 有人把这个译法引进到比较文学领域, (2) 点出影响接受者的内在主观因素, 笔者觉得非常恰当, 因此, 本文也采用这个词语去说明鲁迅对德意志思想文化的态度和立场。   一、约翰内斯middot;舍尔   约翰内斯middot;舍尔出生于今德国境内, 大学期间学的是哲学和历史。舍尔算得上很多产, 出版了好几部关于世界 (比较) 文学和德国风俗与文学的著作, 也写过几部小说。1843年他去了斯图加特, 投身政治活动。1848年当选为符腾堡 (Wuuml;rttemberg) 的议院议员, 并成为南德意志民主党领袖。1848年德意志民主革命失败后, 流亡瑞士。   鲁迅藏书中有舍尔的《世界文学图史》 (Illustrierte Geschichte der Weltliteratur) , 据熊鹰研究, 此书即舍尔 (熊鹰采用周作人的译名, 作谢来耳) 《文学通史》 (Allgemeine Geschichte der Literature, 1848) 第10版的纪念版。 (1) 舍尔的《文学通史》对鲁迅帮助很大, 通过舍尔的《文学通史》, 鲁迅接触并了解到弱小民族文学;, 把弱小民族文学;介绍到中国。熊鹰还注意到, 弱小民族文学;在英语世界介绍得少, 在德语世界介绍得多。但熊鹰试图用帕斯卡尔middot;卡萨诺瓦文学空间; (literary space) 的概念来解释, 对笔者而言却不是很清楚。本文无意也无力对英语和德语世界当时介绍世界文学情况的差异做出解释并寻求答案, 但动辄喜欢包罗世界、涵盖古今, 像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那样, 似乎也是德意志学术的一个特点。不过, 笔者注意的是舍尔跟鲁迅另一方面的亲和性。   1848年欧洲革命是德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看, 欧洲这场革命标志着新兴的工人阶级走上历史舞台, 尽管这时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及法国***时的进步, 尤其是德语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原来就相对落后, 但从性质上看, 这场革命主要还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王权的民主革命, 因而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2) 从现代化进程看, 1848年革命在欧洲普遍带有一个特殊的历史目标, 就是摆脱封建领主各自为政

文档评论(0)

凹凸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