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射频电路第9讲基本元件 - 射频电路第9讲基本元件.pptVIP

3.1.1射频电路第9讲基本元件 - 射频电路第9讲基本元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更有效的方法是把拐角的外部切成斜角,利用两次反射的相互抵销达到匹配,所谓“以毒攻毒” 。 微带拐角的切角 9.5 集总元件 在射频频段,传统工艺下的集总元件由于损耗和寄生效应的影响已无法使用。但是随着微电子与微机械工艺的发展,如今集总元件的尺寸已经可以制作得远远小于射频工作波长,因此,依然可以应用于射频电路中。 射频电路中常用的集总元件主要是片式电阻、电容和电感。 为了精确地设计射频电路,必须掌握集总元件在射频频段的准确特性,给出精确的等效电路。 集总电阻 电阻可以用有耗材料的薄膜制成。片式电阻是在陶瓷片上沉积有耗薄膜层(厚度从0.05~0.5?m),两端加金属电极而成。 有耗薄膜 金属电极 R C 集总电容 通常采用介质薄膜电容,其原理类似于平板电容。可以实现高达25pF的电容。 集总电感 通常采用环形导线 实现集总电感。 为了获得大电感,可采用螺旋线,这种电感有较高的 Q值和较大的电感量。但因电感量增大的同时也增加了损耗和杂散电容,这使最大工作频率受到限制。 在射频电路中我们可以用一小段高阻抗传输线作为串联电感,用一小段低阻抗线作为并联电容,统称为高、低阻抗线。 一段电角度为?的传输线的A矩阵为 9.6 高/低阻抗线 T型电路的A矩阵为 两个矩阵相等,必须对应元素相等,即 如果l很短(短截线),则 同理,可求得?网络与短截线的等效关系 可以看出,对于短截线,当特性阻抗很高时串联电感很大,并联电容则很小,如果忽略并联电容,则高阻抗短截线可以等效为一个串联电感。 而对于低阻抗短截线,等效电路中并联电容很大,串联电感很小,忽略串联电感,则低主短截线等效为一个并联电容。 9.7 基于仿真的参数提取 不连续性可以用等效电路或网络参数表征。 等效电路更便于电路分析,但电路参数提取不易,即使通过解析分析获得了参数公式,但精度有限,频率范围有限。 网络矩阵参数便于数值计算或测量,但不便于电路分析。 由于电磁场商用仿真软件的普及,利用仿真得到网络矩阵参数,再提取等效电路参数成为当前流行方法。 以微带缝隙为例 首先应用电磁场仿真软件计算出微带间隙的网络参数,比如,得到了Y参数: 然后由Y参数计算出等效电容: S W 例题:计算介电常数为10.8、厚度为1.27mm的微带基片上导带宽度W=1.1mm(特性阻抗50 ? )的微带缝隙s在6GHz的等效电容。 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任何微波元件。 0.05 j0.0045977 -j0.004434 0.11762 0.00434 0.1 j0.0039240 -j0.003604 0.09560 0.00849 0.2 j0.0032933 -j0.0026908 0.07138 0.01598 0.5 j0.0026847 -j0.0014229 0.03744 0.03354 0.8 j0.0025310 -j0.0008110 0.02151 0.04562 1.0 j0.0024953 -j0.0005558 0.01474 0.05145 1.5 j0.0024808 -j0.0001876 0.00498 0.06083 国庆快乐! 习题9 9-1 分析同轴线开路端的等效电路 9-2 如下图,在矩形波导中插入一金属销钉。试分析其等效电路。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tennas RF Technique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tennas RF Technique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tennas RF Techniqu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tennas RF Techniques 射频电路 RF Circuits 第9讲 基本元件 褚庆昕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天线与射频技术研究所 Email:qxchu@scut.edu.cn 引言 波导元件 同轴元件 微带元件 集总元件 高低阻抗线 基于仿真的参数提取 第9讲内容 射频电路设计和实现中,除了传输线以外,总还需要引入一些不连续性。 有些不连续性是寄生的,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例如传输线的弯曲、不同传输线的连接所带来的不连续性等。 有些不连续性是作为实现某种功能的电路元件人为引入的,是电路设计所必须的,例如电抗元件等。

文档评论(0)

linkw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