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莲说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说”的特点。
②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熟读成诵。掌握“蕃”“染”“植”“鲜”等重要文言词的意义,辨识“之”的一词多义。
(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能力目标:
①分析文章所展现的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②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3、德育目标: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分析文章所展现的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作者的志向。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衬托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欣赏莲花图片,分享有关莲花的诗词。
2、教师:
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的产生,与一篇文章有关——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了解作者信息及文体常识
1、作者简介
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花。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2、“说”——古代文体
①“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②理解课题。“谈谈喜爱莲花的感想。”“谈谈喜爱莲花的道理。”
(三)朗读课文,基础积累(8分钟)
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小组内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断准句。
2、小组展示朗读,其他学生纠错。
3、教师示范朗读。
4、小组内练习朗读,比比流利、熟练。
(四)译读课文,理解文意(10分钟)
目的:
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1、小组内一人一句翻译全文,并找出容易理解错误的字词。
2、小组示范翻译全文。
3、学生提醒容易理解错误的字词。
4、课件出示,巩固译文,让学生注意积累。
(五)品读课文,赏莲美德(18-20分钟)
目的:
分析文章所展现的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这是本课的重难点。
1、自由朗读全文,在文中寻找“爱莲心语”,并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语句。
2、思考讨论: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莲什么样的特点和品质?
3、作者仅仅是在写莲吗?纵观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4、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它们有什么作用?(衬托的写法)
5、小结:
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六)背读课文,把握情感。(3-5分钟)
1、再次自由朗读,感受作者对莲花的爱意及志向。
2、课外延伸: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一篇短文《爱__说》。
《爱莲说》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七年级下学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一点自己的学习方法,能根据课文注释和词典辨别大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和含义,通过小组讨论,能解决部分疑难字词和文章大意。但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学生还有难度,需要小组讨论,还需教师点拨。
《爱莲说》效果分析
由于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学生的发现为主,所以,学生整节课的表现比较积极,对文章的理解也比较透彻。
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哪里还有什么发现。
有了这样的尝试,其他的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爱莲说》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该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以落实义务教育承担的文学教育任务。《爱莲说》是古代散文名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_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最后一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3).doc
- 初中语文_最后一课教学课件设计(文档3).ppt
- 初中语文_美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美德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 初中历史_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设计(文档1).ppt
- 初中语文_爱莲说教学课件设计(文档6).ppt
- 初中音乐_举杯祝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1).doc
- 初中音乐_举杯祝福教学课件设计(文档1).ppt
- 初中数学_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2).doc
- 初中化学_溶解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溶解度专题复习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课件设计.ppt
最近下载
- 基于区块链的2025年应急物流体系透明度与追溯能力报告.docx
- 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七、八单元总结 (含答案).pdf VIP
- 应对职业打假人.ppt VIP
- 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训练(12篇).doc VIP
- 农产品行业海外消费品巨头系列:复盘全球玉米种业巨头先锋种业,坚持与专注的品种研发典范.pdf VIP
- 第9课 从人工到自动化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docx VIP
- 第8课 开关量的或运算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陕09J16管沟及盖板图集.docx VIP
- 第7课 开关量的与运算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