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平渡——红军巧渡金沙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 沙 水 拍 云 崖 暖, 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 岭 逶 迤 腾 细 浪,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 毛泽东 长 征—— 皎平渡——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历史性纪念 .-从这里,让我带你们去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 第一部分:皎平渡遗址介绍 第二部分:巧渡金沙江 第三部分:回首长征路 第四部分:伟人居住地 皎平渡介绍 红军渡江纪念碑 巧渡金沙江 由于王明的“左”倾路线的严重危害,使中央红军未能粉碎敌军的第五次“围剿”,迫使与1934年10月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在川滇黔边广大地区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经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将滇军调出云南,然后出其不意的于1935年4月下旬再次进入云南,分三路向金沙江边疾进,抢占渡口。5月上旬,中央红军除九军团从东川树桔渡过金沙江外,其余主力都从禄劝皎平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胜利! 当时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战略地图 回首长征路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转战十一个省,经历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翻越了终年积雪的雪山,跨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总的来说,长征就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伟人居住地 走在充满绿色的小道上,望着对面有些湍流的河水,我迎着阳光眯上眼睛,那一缕微风掠过,隐隐中我似乎看见了毛泽东爷爷坐在简陋的窑洞前思考中国的未来时那眉头紧锁,两眼深邃的场景,我仿佛看见了毛泽东爷爷站在金沙江边指挥红军渡江时的威武与从容。 走过充满意境的林荫小道,便来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伟人曾居住过的山洞,这里看起来很破旧,很简陋,我一个山洞接着一个山洞走过去,我抚摸着山洞上的泥土,眼前仿佛出现了1935年那一年,红军们曾在这里休息的场景,我在想,我所抚摸过的泥土是否也是曾经某一位英勇的红军战士歇息时靠过的呢。 穿过狭窄低矮的山洞,眼前出现了一片绿色,顺着小路往上走,我看见了一个碑,碑上赫然醒目的写着两排字:红军长征渡江时毛泽东同志住的山洞。这个山洞与其他的山洞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它与其他山洞不是相连的。当我走进去时,里面很黑,再走进去里面的小山洞时,里面摆放了两只破旧的碗,在侧面,我还看见了一行字:纪念伟大的毛泽东与长征。 站在不远处的小亭子上俯瞰那些山洞,也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呢。 长征如此艰难,这使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付出,在遇到挫折时勇敢面对,毫不畏惧,充分利用自己大脑的智慧和十足的信心去解决困难,无论前方的风浪有多大,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的危险,只要我们肯努力向前,肯拼搏坚持,这些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参观了皎平渡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并且了解了一些红军长征时的困难重重与生活艰辛,这也让我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习上,我们都要勇敢去面对困难,努力想方设法去解决它,比起红军的那个年代,我们好太多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退缩呢? 有一句歌词唱得很好: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谢谢观赏! * ??????????皎平渡位于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北部皎西乡 皎平村,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是云南与四川之间的主要渡口之一。 中国红军一方面军长征经过云南时,3万多人靠7条船,在36位船工7天7夜的奋力摆渡下,胜利甩掉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真正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回返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晚就来到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敌军的侦察船,他们把敌军的衣服穿上后,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    在用布把漏洞塞上之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卫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5月3日至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