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房屋特点和服饰.docxVIP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房屋特点和服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节日 维吾尔族 :男子多穿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 花帽,称朵帕;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壮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 花帽, 称朵帕; 节日: 肉孜节、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 壮族: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 传统习惯; 节日:中元节、魂节、三月歌、吃立 节日: 中元节、 魂节、三月歌、吃立 土家族: 崇拜土王,哭嫁 节日: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黎族 :妇女耳环多且重,熟称儋耳,男子以红或黑布缠头, 称吊襜 节日:三月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 苗族: 自由对歌,恋爱 节日:芦笙节、苗节、春节、四月八、吃新年、龙船节、清 明节等 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以糌粑为主食,献哈达 节日: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萨葛达瓦节等 彝族: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天菩萨 节日:火把 白族 :信仰佛教,以白色为贵 节日: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鱼谭会等 纳西族:披羊披肩 节日:三朵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等 节日:三朵节、春节、清明、端午、 中秋、火把节等 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 端午找草药。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 还有南瓜节、 重阳节。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 邦节、圣纪节等。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 “日羌节 ”,时间 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 “祭山大典 ”,又称祭山会、 山神会等 少数民族的房屋特点 1. 蒙古族:住蒙古包即毡包, “包”满语““屋家”的意思。 2.回族:与汉族基本相同,砖木结构瓦房。较有特点的是门 前或客房中可见阿拉伯文书写的条幅、中堂等(但不挂人 前或客房中可见阿拉伯文书写的条幅、中 堂等(但不挂人 像)。 3.藏族: 碉房为主要住房样式之一, 平顶狭窗土石结构房屋, 般为一层。另有牧区的帐篷也为住房样式之 维吾尔族:多为土结构方形平房、矮小、四壁无窗、向北 开门,屋顶平坦并开有天窗,多有庭院栽花木果树。 苗族:以吊脚楼最具特色,多建于斜坡,分两层或三层。 其余多为以竹编泥糊做壁,以草为顶的平房。 彝族:多是土木结构平房。俗称土掌房。分三间,中间开 大门做厨房,左为主人右养禽畜或放杂物,也有二三层楼建 筑。 4^ ”“ 4^ ”“ 4^ ” 栏,“”栏” 状语“屋”之意木柱竹柱建离地底架,之上建住宅。 布依族:木结构,一般称“半边楼”。依山傍水,利用倾斜地 半楼一半平房故而得称。 9.朝鲜族:木结构平房,屋顶四面倾斜用稻草、谷草或瓦片 覆盖,墙壁用泥沙混合而成,内外皆用白灰粉刷 10.满族:土木结构,一般是三间或五间,中间开门,两旁为窗。以土筑墙,章茅”铺顶并以草绳泥灰固定。 10.满族:土木结构,一般是三间或五间, 中间开门,两旁为 窗。以土筑墙, 章茅”铺顶并以草绳泥灰固定。 般多11. 侗族:全部木质结构, 多为外廊式二至五层鼓楼, 为宝塔形,另有一种廊檐相接若干栋连在一起。依坡傍河的 寨子多建吊脚楼。 般多 12. 瑶族:多为竹木结构的草房, 一般是一楼一底。 楼下住人 楼上屯粮储物或供男人居住。 13. 白族:多为砖木或木石结构的两层楼房, 前出廊格局山墙 到顶并高出屋面,俗称“封火墙”。 14.土家族:砖木结构,一般是一正两厢,厢房做成吊脚楼 正屋中间为堂屋。 15.哈尼族:类似彝族以土木结构的“土掌房”为多见,也有类 16. 哈萨克族:一般主毡房,少数住瓦房。 似壮族的“干栏”式竹木结构的楼房,般分前后两间。 似壮族的“干栏”式竹木结构的楼房, 般分前后两间。 傣族:竹结构楼房 ,称“竹楼。”以数十(一般是 24 到 40) 根竹子支撑,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顶上盖草排(现 改用砖柱瓦顶) 。 黎族:竹木结构草房。金字形屋顶,上盖茅草。旧式住房 为“船形屋,”竹木扎架构成,状如船篷因而得名。 傈傈族: 于黎族相似, 但也有木结构的楼房用长约 1-2 丈 的方木料垒成,形似木匣。 佤族:以木、竹和茅草为主要材料,四壁着地的草木房, 也有土壁草房和少量瓦房。也有与傣族架空“楼房”相似的地 区。 高山族:木结构草房。 木板围墙, 沿海房屋用厚木板外墙 砌卵石,屋内地面下凹 2-3 米故屋檐仅离地 1 米左右。 拉祜族:竹木结构的桩上房屋 -掌楼。上下两层。楼外设 小台晾晒谷物,楼上住人,楼下养牲口或存放木材。 水族:木结构为主,屋顶用瓦、杉皮或茅草覆盖,结合处 不用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