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领吴昊: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棒者.docxVIP

侨领吴昊: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棒者.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侨领吴昊: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棒者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2X年10月1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这一刻是中国的高光时刻,也是吴昊的高光时刻。虽然已是第四次受邀出席伟大祖国的辉煌盛典,但真正坐到天安门西侧的观礼台上,亲耳聆听习近平主席豪情万丈的讲话,亲眼目睹雄壮无敌的阅兵仪式,沉浸在游行队伍欢樂的海洋中时,吴昊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这是祖国母亲给予海外赤子的至高荣耀。作为一名侨领,还有什么比祖国母亲的肯定更值得骄傲呢? 吴昊,1971年生于江苏南京,现任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俄罗斯五洲世纪集团公司总裁。20多年来,他用汗水浇灌中俄友谊之花,用才学催生中俄民间交流之树,用人格凝聚华侨华人之心。 赴俄读博,定下留俄发展初心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江苏扬州师范大学(现扬州大学)有一个与白俄罗斯的合作项目,吴昊有幸入选,于1993年被派往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留学,以全优成绩获语言文学硕士学位。这段留学经历,对吴昊后来的发展影响至深。这期间,时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俄语系主任的任光宣教授到莫斯科访问,吴昊拜访了他。任教授建议他继续深造,并亲自陪着去高尔基文学院做读博推荐。攻读博士,让吴昊在俄罗斯语言文学方面得到进一步深造。读博期间,吴昊还在莫斯科一家中文报社《世纪日报》兼职,并经常为一些文化交流活动牵线搭桥。在众多的工作经历中,让吴昊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次志愿者活动,正是此次活动决定了其毕业后的发展之路。 那是202X年,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申办202X年奥运会的最后陈述。吴昊作为志愿者,为代表团工作人员做一些翻译工作。7月13日,当听到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时,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相拥庆贺。在那一刻,吴昊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感受到了当代青年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下定决心,要做“中俄文化交流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让更多的俄罗斯民众了解中国、喜欢中国。 艰苦创业,迎来中俄合作交流黄金期 或许是因为多年的专业熏陶,吴昊对文化有着特别的兴趣和敏感。和俄罗斯朋友聊久了,他发现,彼此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堵看不见的墙。 “我们常觉得相互之间了解很多,比如中国朋友谈到俄罗斯,就会提到普希金、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俄罗斯朋友聊到中国,也都知道长城、故宫,甚至还能背一两首李白的诗。但是,当我们想更深层次地接触时,却发现,我们对彼此的认知,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吴昊决定,利用自己长期在俄学习生活的优势,推动中俄双边尤其是民间的交流,让彼此真正熟悉起来。 202X年,吴昊在莫斯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要为中俄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牵线搭桥;协助两国艺术团体到对方国家演出或办展,实现两国校际之间的师生互访交流。这些活动,看似轻松有趣,背后实际有数不清的繁琐细节和算不到的突发状况。但吴昊乐此不疲。 他还记得,公司成立初期,中国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省份想在俄罗斯举办文化周活动,其中包括在莫斯科办一场音乐会。然而,由于对莫斯科当地情况完全不熟,该在哪里举办,如何才有影响力,这些都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 接到活动方的合作请求,吴昊第一时间想到了莫斯科国际音乐之家,这座在当地鼎鼎有名的音乐厅,正是一场具有中国风情音乐会的最佳举办地。于是,他与国际音乐之家的负责人员积极协商,不仅争取到了他们的演出场所,而且还在签证、邀请函等前期准备方面获得很多帮助。为了让中国文化艺术真正走进当地主流社会,吴昊还邀请了许多俄方政界、文化界、艺术界的名流前去欣赏音乐会。“当晚的演出非常精彩,许多中国民乐的弹奏画面至今仍会在我脑海中闪现,俄罗斯观众也献上了非常热烈的掌声。” 忆起当初的那些故事,吴昊至今仍有很多感慨:“这样的活动能使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音乐、艺术、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也能有效地加深两国民间的文化交流。” 创业虽艰辛,但两国关系的不断升温,令吴昊无法停下奔忙的脚步,他的干劲也更足了。202X年和202X年中俄互办“国家年”,202X年和202X年互办“语言年”,202X年和202X年的“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202X年和202X年的“媒体交流年”,202X年和202X年的“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带动了民间地方交往的热情和频率。吴昊的事业进入了如鱼得水的黄金发展期。 两年半前,吴昊创办了《中国新闻》的俄文版杂志。创刊之初,吴昊就确定了清晰的定位:不做短新闻,也不造神话,就讲中国发展的故事,讲有深度、接地气的中国故事,向俄罗斯的普通民众传播真实的中国好声音。 负责杂志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的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