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老北京风情泥塑
类别:传统美术-泥塑
地区:北京
老北京风情泥塑——作品赏析
糊棚匠
                       糊棚匠              吴德寅
北京的西直门内,有一条叫“棚匠刘”的胡同。传说这里住着一个棚匠,姓刘的糊棚匠,由于技艺高超,在京城名气很大,所以就把他住的胡同叫“棚匠刘”的胡同。
过去,人们的住房绝大多数都是起脊的平房,屋内人字形的屋顶可见房梁、檩条等,天长日久烟熏火燎,屋顶积满污垢,既不好看又不卫生。 那时,只要有条件,许多人家都糊个顶棚,既防尘又美观。尤其是办喜事装饰新房或到年节,都会自家操办或雇人糊顶棚。
如果雇人糊顶棚,一般都找冥衣铺,就是给死人糊纸人纸马的铺子。先将方木棱、木板条按照屋顶大小绑扎成平面的骨架,将它固定在屋顶的合适处,然后在骨架上用苇秆扎出均匀的方格。最后一道工序是把纸一张张裱糊在上面。糊纸是个技术活,搞不好就得撕掉重干。
我们家住老平房的时候,经常见我父亲糊顶棚,久而久之我也看会了,八十年代初期,我参加工作以后,经常帮同事、朋友家糊顶棚。有一次竟闹出了笑话,我们哥几个定好给一位同事家糊顶棚,那天我脖子“落疹”了,歪着脖子仰着头糊了一天,说也巧,同事的丈夫是个天生的歪脖子,以为我们在开玩笑学他,挺不高兴,晚上收工吃饭的时候也不爱理我,其他人被照顾的酒足饭饱,我只好自己关照自己了。现在,哥几个小聚时,提起此事还忍不住笑上一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楼房代替了平房,的传统也就越来越少见了,甚至只能当故事给后人听了。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传统泥塑工艺项目建设小组
2015年3月于北京
注:根据资源库建设“老北京风情泥塑”考察小组采访资料编辑整理。 
编写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刘德欣 
参考资料来源:
北京《泥水坊》个人泥塑工作室
吴德寅 “旧京风情”个人泥塑博物馆
参考文献:
吴德寅 吴一凡著,老北京风情泥塑[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0.10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