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名目:天津泥人张? 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天津市
编号:Ⅶ—47
《泥塑-天津泥人张》
风俗奇趣——袖口里捏泥人
张明山(1826年—1906年)是“泥人张”第一代,自小喜欢捏泥巴,十八岁已练就一手彩塑硬功夫,能瞬间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用泥将其形象与神态塑造得惟妙惟肖。张明山的绝活就是“真”。为练这个,他常泡天津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把泥藏在袖口,边看边捏那些台上的角儿,被誉为“袖里乾坤”。
图1余三胜戏装 图2张明山《余三胜戏装像》18岁塑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余三胜到天津演出,他是道光年间春台班领衔主演,以擅唱“花腔”著称,是当时响当当的名伶。由于他的表演艺术在群众中影响极大,京津两地家家都传唱这位名须生的著名唱段。于是民间艺人们也多为他塑像、绘画,有许多余三胜的肖像出售。但是这些余三胜的肖像,大都程式化地刻画他眉宇之间的三条皱纹,以此种符号化的方式表现余三胜。不管其形态、神态是否像余三胜,只要采取脸谱化的方式描绘其三条皱纹就被认定为余三胜其人。张明山顺应市风,塑造了余三胜的泥塑肖像,但不是仅仅塑造三条皱纹,而是既塑余氏之形,更抓其神,着力刻画他的形象与神态,一展这位名伶的庐山真面目,见者无不叹为绝技,誉为“活余三胜”。从此张明山名声大噪,成为天津著名艺人。就这么着,被他捏过像的京剧名伶有谭鑫培、杨小楼、汪桂芬、程长庚、田桂凤……。
图3张明山《余三胜戏装像》 图4张明山《余三胜戏装像》局部
徐悲鸿评张明山泥塑“比例之精确,骨骼之肯定与传神之微妙,据吾在北方所见美术品中,只有历代帝王像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以拟之。”也许正因为“真”,怕张明山的伶人也有。据传,某日,名丑刘赶三登台演出,看到张明山端坐首席,赶忙退回后台,他说怕张明山一五一十地捏出了他的丑像。众人尽皆哄笑,这一笑,张明山的“泥人张袖口里捏泥人”也就传开了。
如今,第六代传人张宇在天津打理的泥人张美术馆,就珍藏着《余三胜像》,也是当世仅存的一件。
图5 珍藏于泥人张美术馆的张明山所做《余三胜像》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传统泥塑工艺项目建设小组
2015年3月于北京
注:根据资源库建设“天津泥人张”考察小组考察采访资料及互联网等文字资料编辑整理。
编辑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刘尧远
参考资料: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周末 作者:张健《[艺术]“泥人张”:官司与传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