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名目:天津泥人张? 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天津市
编号:Ⅶ—47
《泥塑-天津泥人张》
大师介绍——张锠
图1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
一、大师简介
张锠,1942年生,天津人,张景祜之子,国内著名雕塑家,在“泥人张”第四代传人中岁数最小,第四代传人中有张钺、张铭、张铜,都是他的叔伯哥哥。与前三代“泥人张”不同的是,他走的是艺术“科班”的路子。1961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泥塑班学习,以后进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79年考上中央工艺美院研究生班,198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专业并留校任教。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雕塑教研室主任、装饰系主任等。现为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民间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等。雕塑有《钢人铁马》、《时传祥》、《赖宁》、《妫水情》等。
张锠多年来从事雕塑专业教学、研究与创作工作,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高级进修生等多层次的专业人才。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全国优秀教师。在专业创作上继承“泥人张”彩塑艺术,并借鉴国内外姊妹艺术,形成夸张、简洁、色彩明快、形色统一的现代装饰风格。
二、艺术成就
前三代“泥人张”作品的表现均为传统的写实表现,作品栩栩如生、真实、细腻。而张锠的作品,既继承传统又吸收民间和外来艺术的精华,融入现代审美观念。从真实细腻到简洁夸张,从写实到写意,逐渐形成了现代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张锠说:“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分析研究为我所用,以形成富于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这是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他的作品深受世人的喜爱,也得到很多奖项。彩塑 《阿福》(见图2)被选定为1992年中国友好观光年吉祥物;《彩兔》被国家邮电部选为生肖兔票原型 ;雕塑作品《工农兵知识分子》获国庆40周年特别奖;《妫水情》获北京延庆城市发展规划环境整体设计一等奖;《中华世纪龙》获世界科学与和平周、中华世纪龙大型系列活动一等奖等。2012年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设计创作的《奥运体娃》系列作品被博物馆永久收藏。陶雕《暮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
图2 张锠《阿福》
张錩作为学者,研究泥彩塑艺术,出版著作有《中国泥人张彩塑艺术》、《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泥人张卷》、《雕形塑意汇心语》、《中国民间艺术大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雕塑设计》等。
他的经典作品很多,例如:《景颇山花》(见图3)、《大将风情》(见图4)、《盼》(见图5)、《苗山寨》(见图6)、《蒙族少女》(见图7)、《精卫填海》(见图8)、《读》(见图9)、《人勤鱼丰》(见图10)、《沙漠之舟》(见图11)、《生死牌》(见图12)等。
图3《景颇山花》张锠 图4《大将风情》张锠
图5《盼》张锠 图6《苗山寨》张锠
图7《蒙族少女》张锠 图8《精卫填海》张锠
图9《读》张锠 图10《人勤鱼丰》张锠
图11《沙漠之舟》 图12《生死牌》
张锠从事泥塑艺术专业教学工作几十年,他将“泥人张”艺术精华以及自己的创作体会经验传承给他的学生,培养了大批的泥彩塑艺术人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事着城市雕塑、泥彩塑艺术、陶塑艺术、艺术教学等工作,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为美化人民生活、装点城市做着贡献。
张锠注重家族历史传承、彩塑技艺的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多有专著面世。使得来自民间的、家喻户晓的“泥人张”这门优秀的传统技艺、传统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填补了文史空白。他还注重“泥人张”彩塑艺术的交流与传播工作,代表国家赴国外展览交流,介绍“泥人张”艺术。他先后到各地讲学、展演泥塑技艺。一次在台湾讲学过程中,当地一位非常有名的陶艺教授用摄像机拍下了他捏制泥塑作品的全程,并在课后找到张锠,希望能够留下这件作品做纪念。之后,陶艺教授也将自己精心制作的钧瓷小碗用绸布包好签名赠送给了张锠。张锠不仅继承了“泥人张”彩塑艺术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型夸张简洁、形色统一的现代装饰风格,同时为了“泥人张”艺术的学术研究、技艺传承、传播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传统泥塑工艺项目建设小组
2015年3月于北京
注:根据资源库建设“天津泥人张”考察小组考察采访资料文字资料编辑整理。
编写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