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基础设计(教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产品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之二 电动葫芦设计 柯尊忠 朱龙根 主编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教研室 1电动葫芦总体设计 1.1概述 电动葫芦是一种小型的起重机械,它由电动机、减速机构、卷筒、吊具及运行小 车等部分组成。 1.2电动葫芦主要参数 起重量 起升高度 幅度 起升速度 工作制度 工作级别 机构利用级别 载荷机构级别 名义载荷谱系数 机构工作级别 自重载荷 1.3电动机容量的确定 根据IEC-72的规定,电动机的基准性工作方式为 $-40%,即电动机应为断续周期 性工作方式,每一周期的起动电流对电动机的温升无明显影响,每 10分钟为一工作 周期,接电持续率JC为40%。 1.3.1计算稳态平均功率,初选电动机型号 起升机构的电动机稳态平均功率Fq 起升机构的电动机稳态平均功率 FqV. 1000 n 式中 P s—起升机构电动机的稳态平均功率(kw); G—稳态平均负载系数,按表1— 13取0.8; Fq—起升载荷(N); n 一机构总效率,取n — 0.8 Vq—起升速度(m/min) 根据计算得到的Ps,初选一参数接近的电磁制动电动机 1.3.2电动机发热校验 首先要计算电动机所需得接电持续率 式中 £ —电动机所需得接电持续率 P s —计算得到的稳态平均功率(kw) P n—基准工作方式下的稳态平均功率(kw) t —一个工作循环的时间,为10mi n t w——个工作循环中电动机实际工作时间(min) 1.3.3电动机过载校验 对于不同的工作机构,过载校核计算公式也不同,一般是在静功率计算的基础 上加以修正。 起升机构的电动机过载校验公式为HF 起升机构的电动机过载校验公式为 HFqV. 入miooo n 式中 P n-基准工作方式下的稳态平均功率 Fq-起升载荷 V—起升速度 n —机构总效率 入m —基准接电持续率时,电动机转矩允许的过载倍数,取入m二2.0?2.2 H -考虑电压降,最大转矩存在误差因素的系数,对于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H = 2.2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H = 2.1 直流电动机 H = 1.4 1.4起升机构的计算 1.4.1计算钢丝绳最大拉力,确定钢丝绳直径 作用在钢丝绳上的最大静拉力为SmaxF 作用在钢丝绳上的最大静拉力为 Smax Fq Kmn zn d 式中:Fq—起升载荷 k 一单联卷筒,取k = 1 ;双联卷筒,取k = 2 ; m—滑轮组倍率(悬挂物品的钢丝绳分支数与绕入卷筒的钢丝绳分支数之 比),取m= 2 n zn d —滑轮组及导向滑轮的效率,对于滚动轴承 n zn d取为0.97 ;对于 滑动轴承n zn d取为0.92 ; 1.4.2卷筒的构造和尺寸 钢丝绳受力后,内部应力难以准确计算,通常可按钢丝绳在工作状态下的最大静 拉力来计算钢丝绳的最小直径 式中:d - 钢丝绳最小直径(mm S max-钢丝绳上最大静拉力(N) C—选择系数 C J 4n 乜k;「b 式中:3 -钢丝绳充满系数,为绳断面面积和毛面积之比 k -钢丝绳绕制折减系数 Z b-钢丝的公称抗拉强度 n —安全系数 由表1 -8查得卷筒槽的尺寸: 取标准槽尺寸: R、11、r 1、C1 1) 卷筒的名义直径: D = ( h- 1) d 式中:d —钢丝绳直径,mm ; h —与机构工作级别有关的系数,按表 1-9选取。 2) 卷筒的卷绕直径:即指卷筒上钢丝绳中心的直径,用 D0表示 D 0= D+ d 3) 卷筒长度: 单联卷筒只有一条螺旋槽,引出一条钢丝绳,其长度为: L = L0 L1 2 L2 其中 H m Lo = ( n)t n Do 式中:H――起升高度 mm m-滑轮组倍率 Do -卷筒的卷绕直径 n —附加安全系数,通常取 n= 1.5?3 t —螺旋槽螺距mm Li —固定绳所需长度,按固定方式而定,一般取 Li二3 t L2-卷筒两端空余部分的长度,根据结构确定。 4)卷筒厚度: 对于铸铁卷筒,卷筒厚度按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0.02D+(6 ?10) ( mr)i 考虑铸造工艺要求,卷筒厚度 S不应小于12 mm 1.5卷筒的强度计算 卷筒壁主要承受压应力、扭转应力和弯曲应力,而扭转应力通常很小,可以忽 略不计,卷筒壁压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内表面应力较高,当壁厚不大时,可以近 似认为是均匀分布的,压应力按下式计算: CT = 兰[CT ] y [ y] 式中 z y—作用在筒壁上的压应力 Mpa A—应力减小系数,一般取 A= 0.75 Sma—钢丝绳最大拉力(N) S —卷筒厚度(mr) t -卷筒螺旋绳槽螺距(mr) 卷筒的弯曲应力: 式中 r M W --w - w 1 M W—弯矩(N.m),对单联卷筒 4 SmaL ;对双联卷筒 M^ - SmaxL 2 6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