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生论文范文
毕业生论文范文范文一:屈原对先秦儒家“比德”观的继承
一、儒家的“比德”观
“比德”一词出自《荀子?法行》,子贡问孔子曰:“君子之所 以贵玉贱珉者,何也 ?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 ?”孔子曰:“恶 ! 赐! 是何言也 ! 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 !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温润而泽,仁也 ; 栗而理,知也 ; 坚刚而不屈,义也 ; 廉而不刿,行也 折而不挠,勇也 ;瑕适并见,情也 ;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 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子贡问孔子,君子 “贵玉贱珉”是否因为玉少而珉多,孔子认为不是,君子贵玉是因 为“夫玉者,君子比德焉”,也就是说君子与玉有共同的美德。人 用自己来造事物,由于把自己转化到事物里去,就变成那些事物。
[1]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 ?”孔子曰: “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 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 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 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 《宥坐》 )
子贡问孔子曰:“子贡问于孔子曰:“赐为人下而未知也。”孔 子曰:“为人下者乎 ?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树之而五谷蕃 焉,草木殖焉,禽兽育焉 ;生则立焉,死则入焉 ; 多其功,而不“息” 德。为人下者其犹土也。” (《尧问》 )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 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
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 不达。”(《孟子?尽心上》)
二、屈原与儒家“比德”观
《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是孔子整理,在西汉时 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孔子对《诗经》十分推崇,赞赏 它“《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就是说它思想 纯正。《诗经》中出现许多关于“德”的概念:
帝謂文王,予怀明德。(《大雅?皇矣》)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大雅?假乐》)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周颂?时迈》)
这是先秦人民对德的重视,也是对德的自觉追求。“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澳》)。想要成为一名君子,要 长期对自己打磨,进行自我修养。当时的人们已经对君子的德行有 一种主动意识,渴望成为君子,渴望通过努力得到主体的优化。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 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鲁颂?閟宫》)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
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大雅?崧高》)
不仅如此,更有《鹤鸣》一首比德君子人格高洁。
从写法上看屈原的《橘颂》与《诗经》中的《周颂》、《鲁颂》、 《商颂》标题极为相似,从内容上看《橘颂》的句型和“兮”字的 运用与《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更是如出一辙,“后皇嘉树,橘 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 人,清扬婉兮”。《橘颂》为屈原早期作品,在还没有完全形成自 己的风格之前,可以说存在着大量《诗经》的痕迹。而《橘颂》更 是屈原“比德”作品中的代表作,“橘”有屈子之志,诗人又有橘 之气节,诗中人与橘已不可辨别,达到了咏物诗的至极。 [3] 除此之 外,能代表屈原“比德”观的作品还有《离骚》,其中“香草美 人”“扎龙鸾凤”无一不是比德之词。
三、屈原的继承与创新
屈原不仅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比德”观,也很好的发展了这一儒 家传统观念。儒家的“比德”观往往注重正面比德,用美好的事物 比德美好的人。“玉”“水”“山”比喻“君子”“智者”“仁 者”,用正面的“比德”让人们感受一种接近理想的人格美。孔子 说“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将松柏的生长特性与君子的人格 相比,得出君子在困境中也应该坚强挺立的结论。
可以说,儒家的“比德”往往是以自然物比君子之德,而屈原的 “比德”不仅不君子之德,也比小人之德。这就扩大了“比德”的 范围,也增加了更多可比德的意象。一正一反的“比德”,体现了 屈辞中鲜明的情感性,汉王逸《离骚》序中说:“善鸟香草,以配 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宓妃佚女,以譬贤 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 ; 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参考文献: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黑格尔,美学 [M]. 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80.
颜翔林,楚辞美论 [M]. 学林出版社, 2001.
周振甫,诗词例话 [M].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
毕业生论文范文范文二:卫星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
[关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