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 教学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致敏T细胞的损伤作用 致敏T细胞对组织的损伤机制即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四、巨噬细胞、NK细胞的作用 Mφ可通过细胞毒作用及释放溶酶体的酶造成组织损伤。 NK细胞通过ADCC作用破坏组织细胞 第四节 几种常见自身免疫病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非器官特异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病因不明 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RF、抗红细胞抗体、抗凝血因子抗体等。 临床表现: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皮肤、关节、心血管、肾、肝、血细胞等)都受到损害,症状多样,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 SLE患者脸部的蝶型红斑 第十五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章重点 掌握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概念、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熟悉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几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原则。 自身耐受与自身免疫 自身耐受(self-tolerance) 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成分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 自身免疫病 (autoimmune disease) 当自身免疫反应强度过高时,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破坏和损伤了正常组织与细胞,导致组织和器官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疾病。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一、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患者血液中有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 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导致自身组织器官的病理性损伤和功能障碍。 用实验动物可复制出相似的病理模型,并可通过血清或淋巴细胞被动转移。 多数自身免疫病的原发病因不清楚。 常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女性多见,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有遗传倾向。 一个病人可同时患一种以上的自身免疫病。 二、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1.按自身抗原分布的范围分类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自身抗原为某一特定的组织器官成分,病变只局限在该组织器官。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自身抗原为细胞核成分或线粒体等,病变广泛遍及全身。 中间型 自身抗体为非器官特异性的,但病变局限在某个器官。 2.按引起发病的因素分类 原发性自身免疫病 无明显的外因或诱发因素,可以是器官特异性、非器官特异性或中间型。 继发性自身免疫病 有特定的外因引起发病,多数属于器官特异性的,预后较好。 3.按病程分类 急性局限性自身免疫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EBV感染后的多种自身抗体 慢性局限性自身免疫病 重症肌无力 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RA、SLE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抗原因素 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遗传与内分泌因素 一、抗原因素 1.自身抗原性质的改变 物理因素 冷、热刺激,各种放射线照射 化学因素 药物修饰作用 生物因素 细菌、病毒等感染 T T B 不辅助 辅助 耐受 不耐受 自身抗原 外来抗原 2.异嗜性抗原的作用 一些病原微生物具有与人体组织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人体组织发生反应(即交叉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人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表位。 肾小球肾炎: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表位。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粘膜有共同抗原表位。 3.隐蔽抗原的释放 隐蔽抗原:是正常情况下与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组织抗原。 在手术、外伤等情况下,隐蔽抗原进入血液,与免疫细胞接触,激发免疫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病。 精子 眼晶状体 脑组织 甲状腺球蛋白 4.MHC-Ⅱ类抗原的异常表达 组织细胞表面异常表达MHC-Ⅱ类抗原,将自身抗原提呈给Th细胞,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病。 二、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胸腺功能异常 Th1/Th2细胞亚群比例失调或功能异常 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调节异常 免疫缺陷 Fas/FasL表达异常 三、遗传与内分泌因素 1.遗传因素 HLA-B、HLA-DR基因的遗传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2.内分泌因素 自身免疫病好发于育龄女性,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1∶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50 100 女性 男性 自身抗体检出率 生理性自身抗体 HLA基因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性 自身免疫病 HLA 基因 相关系数 男/女比例 强直性脊椎炎 B27 87.4 4 全身性红斑狼疮 DR3 DR2 B8 5.8 0.1 I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