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的探析 摘 要:当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不乐观, 主要表现在心理障碍、体质下降、近视和肥胖增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和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体育;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青少年儿童是国家兴旺发达的 “后备军”,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教育过程,它关系到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其中,学校的健康教育是重点,而学校体育又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儿童少年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还比较差,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的近视、肥胖等疾病到处可见,到了大学依然存在。高校是青少年儿童在校期间学习和教育的最后一“站”,如何培养一个健康的有用之才, 是高校教育共同关心的大事,而高校体育的健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一些身心健康问题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策作一些探讨。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健康保健知识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千篇一律,只注重运动 技术的传习和运动水平的达标考核,而忽视对学生进 行健康知识的传授,如何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 生理机能、增强体质、适应社会,可以不闻不问,导 致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生理、卫生保健等都很缺乏,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缺乏健康教 育和自我保健常识,学生在运动中的伤害事故时有发 生。 1.2 缺乏体育锻炼,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 据许多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心、肺(肺活量 平均下降幅度在 406~582ml)功能、以及上肢力量、 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素质都有继续出现下降的趋 势,这与学校体育教育不足有很大关系,同时,与家 庭、个人和社会环境有关,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3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到处可见 如随地吐痰扔垃圾;睡前刷牙洗脚少,玩电脑晚 不睡、早不起;睡懒觉、锻炼少;不做准备活动就运 动,运动后就喝(生)水、不做放松活动、不及时洗 澡换衣;饭前便后不洗手、经常吃肥肉、不吃蔬菜水 果、喜欢吃甜食;不按时就餐、暴饮暴食、或挑食偏 食、或为减肥而盲目节食;吸烟饮酒;不使用专用毛 巾和茶杯;随意喝生水;瓜果不洗净就吃;不经常洗 澡换洗衣服,有病不及时就医等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 不少,这些现象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综合教育治理。 1.4 心理异常不稳定的人数也在上升 目前,大学生面临一系列困扰,如环境和生活条 件的不适应;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或异性关 系的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困惑等,由此诱发的精神紧 张、情绪低落不稳定、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孤独感、失落感、忧郁、烦恼等心理障碍问题日渐增多,影响了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 高校体育发展对策 面对大学生以上主要的身心健康问题,我们不能 不去思考。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疾病的预防、心理障碍 的调理、增强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高校体 育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此问题,下面对高 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对策作一些探讨。 2.1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开拓创新 2002 年教育部颁发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使我国大学体育跨入了以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锐意创新的转型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的改革发展中,一些领导和教师的改革观念还没 能转变、更新;一些正确的思想和观念还不能贯彻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 使高校体育教改困难重重、发展滞后。这就迫切需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个高 度认识的观念上来, 统一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 解决实际问题。 2.2 构建“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是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构建的好 坏,是贯彻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关键。 应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高校体育改革 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并结合各校体育课程改 革的实践经验,以及本校场地器材,师资队伍和学生 的具体情况,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体系,以便充 分发挥师生的体育特长,发展个性、增强体质、培养 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1.明确学校体育目标和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学校 体育的根本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这是无可非义的。而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了 五个领域的目标: 即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多元目标体系。目标明确,有利于改革的正确发展。 2.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受教育思想、方针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的制约,以及学校场地器材、周围自然环境条件和师资队伍的制约。应处理好教材的科学性与健身性、文化性与可接受性、民族性与新兴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应根据目标、

文档评论(0)

156****9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