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条的设置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冶金之家网站 拉条的设置探讨 段正光,刘堰陵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430023) 摘要:结合实际设计经验,对轻钢结构设计屮关于拉条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轻钢结构;拉条;洞口 1概述 拉条起承受標条侧向力、减小標条侧向变形的作用。同时,拉条还对作为標条的侧向支 撑,减小楝条的计算长度。英作用很容易理解,但拉条力的传递却往往被忽视。 2屋面拉条的设置 2. 1屋■脊及屋面开洞时拉条设置 拉条受力?般需要传至刚架上,旧的轻钢规程CECS102: 98第6. 3. 5条指出:“在屋 脊处还应设置斜拉条和撐杆J如图1(a)所示,拉条的力在屋脊处从斜拉条和撑杆纽.成的水 平桁架传至標条的端部,靠近標条与刚架节点,相当于将拉条的力传至刚架。根据同样的原 理,当屋面开孔时,在开孔的下侧也应设證斜拉条和撑杆,如图1(b)。有些设计不设这部分 斜拉条和撑杆,口所有楝条也采用相同的截面,则图中楝条1以下的拉条力都传到楝条1 上,口[能造成楝条1强度不够。修订后的轻钢规程CECS102: 2002中第6. 3. 5条L1改为“斜 拉条应与刚性標条连接”,上述屋面开孔的情况就属于应设斜拉条的情况。 斜拉条、1、AA二X―1挥杆rnn 料拉条逗q皀整區9-、、y! // 斜拉条 、 1 、 A A 二 X ―1 挥杆 rnn 料拉条 逗q皀整區9- 、 、 y ! / / ■= X- 1 11 1 / 、、 ■ ■ ? 拉条— (C T (d) 图1拉条布置分析模型1 当屋面是双坡对称结构时,也町采用如图1(c)所示的拉条如置方式,即在屋脊处设拉条 1,直接将屋脊標条连起來,使两侧拉条的力互相平衡。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屋脊梯 条在拉条作用下受力模型如图1(d)所示,拉条会对梯条产生垂肓于屋面向下的合力Ntg^o 与英它楝条和比,屋脊楝条承受的屋血荷载面积较小,但增加了拉条的垂冇力Ntg0,屋血 荷载与拉条附加力的合力不?定比其它標条所受合力小,因此,屋脊標条需要单独计算。对 于屋而不对称的情况,山于屋脊两侧拉条的力不能平衡,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 2. 2屋檐处拉条的设置 另一值得考虑的问题是屋面橡条在檐口的布置。轻钢规程CECS102: 2002第6. 3. 5 冶金之家网站 冶金之家网站 条图示衣示当楝条倒向屋脊时应在檐11布逍斜拉条与撑杆。此外,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檐I |布 置斜拉条与撑杆也是必须的: 将拉条视为標条的侧向支撑点,从血减小標条的计算长度,这在標条兼做屋面支撑 的丿*杆、计算標条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沱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拉条只能受拉,作为侧向支撑 点必须能同时承受拉力和床力,这时需在檐口和屋脊如置斜拉条和撑杆,如图1所示,標条 无论向哪个方向变形都被拉条拉住,可视拉条拉结点为侧向支撑点。 为屋面采用“钢丝网+铝箔+玻璃棉+彩钢板”时,安装时需将钢丝网张紧,在檐口处则 会对楝条产生沿屋面向上的拉力,易将楝条拉弯,此时也应在檐门设斜拉条和撑杆。 3墙面拉条的设置 类似的拉条如置问题更多的是存在于墙面结构布置屮。很多墙面都开有如图2所示的门 窗洞,常见的错误布置方式如图2(a),仅在墙而最上端设斜拉条和撑杆,窗洞下采用冇拉条。 然而,窗洞下直拉条对墙而標条并不能起支撑点的作用。如对图2(a)中梯条4,因拉条不能 受丿*,跨中拉条不能看作支撐点;相对標条3,若標条4足够强,在拉条作用下不产生大的 挠度,才能将拉条看作是楝条3的支撑点,这样设计就不经济了;若楝条4与楝条3截面」 样,一諸同时变形,拉条不能张紧,实际上不起作用。止确的做法应如图2(b),凡是拉条中 断处均应设置斜拉条和撑杆。值得注意的是图2(b)所示第三跨的拉条布逍,此处下排窗的窗 框恰好位于跨屮位置,因窗框?般为C形標条或槽钢,比拉条的截而受力性能还好,可代 替拉条将力传金上排窗。对于图2的情况,因窗洞多且较大,启置了较多的斜拉条和撑杆, 拉条的效率较低,若采用较大的標条,使標条满足按双向单跨梁计算的强度和变形要求,也 可不设托条。因此,拉条的设置与否述要看具休情况,以造价低者为佳。 4补充说明 这里补充一点,设斜拉条处应设撑杆(压杆),以形成稳定的几何不变体系。撑杆不立采 用圆钢,因为多数情况下圆钢不能满足压杆的长细比和稳定要求。 5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工程实践,有以下两点体会:①认真学习技术规范,不仅要熟悉规范的条文, 还要切实理解条文原理及英应用条件。②通过对技术规范、力学知识、结构原理的学习,建 立清晰的结构概念,这样才能止确处理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非常规问题。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