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二年级语文: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的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2、听话训练   ①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②公园里的花   ③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   ④狼故意找碴儿   二、精读课文   (一)、 第一自然段   1、观察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指导说具体。     一只()小羊在()小溪边喝水。     一只()狼走来,想()。   3、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4、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5、小结图意。   (二)、第二——六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五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读后讨论上述问题。    (主要讲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小羊和狼讲理。)    说说“找碴儿”的意思。   2、精读2、3 自然段。    ①指名读,讨论:狼第一次找了什么道理?羊怎么回答的?    ②看图理解“上游”“下游”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狼的话要读出凶狠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的语气。    ④小结:狼第一次找茬儿,羊用事实驳斥了它。   3、精读4、5 自然段。    ①轻声读,讨论: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理由?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②教学词语:气冲冲 可怜 背地里    ③指导朗读。   4、精读第6自然段。    ①听老师读课文,讨论:狼第三次找什么借口?    ②教学生字词:再 争辩    ③讨论:a:为什么这一次不写羊讲理的话?    b:谁来说说狼向小羊扑去,结果会怎样?    ④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小结2-6自然段。    ①自由练读,练习说话。    ②指名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茬儿的经过说出来。    ③指名用羊反驳狼的话来说明狼是在故意找茬儿。    ④师述: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不能太善良,要认清它们的本性,要设法和他们斗争。    ⑤启发想象,发散思维。    ⑥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和狼作斗争?   三、课堂作业   1、口头扩词。     冲()()()     温()()()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10、狼和小羊   狼 故意 找碴儿 小羊   【教学反思】   《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力争,狼虽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全文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语言、神态、动作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课文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点儿都不陌生,但作者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知道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通过读来明白道理: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怎样让孩子明白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朗读。所以整个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朗读展开的。在揭示课题后,出示教学挂图,直奔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狼”和“小羊”在你的印象中,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激起孩子原有的感情基础,激发孩子的爱憎之情,同时也为理解课文作铺垫。带着问题“但凶狠的大灰狼遇到温和的小羊会发生什么?”在朗读中学习课文,紧紧扣住“找碴儿”这个关键词。首先,理解它,“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挑毛病”的意思,那么“故意找碴儿”又是什么意思呢?“故意找碴儿”就是“故意找借口、故意挑毛病”的意思,“谁对谁故意找碴儿?(狼故意找碴儿),“一共找了几次碴儿?”“每次它都是怎么找碴儿的?”问题的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13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