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denguefever中山三院传染病教研室.ppt

登革热denguefever中山三院传染病教研室.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中山三院传染病教研室 赵志新 一、简况 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 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突起发热、多部位疼 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减少 为什么要学这个病 ? 重要的虫媒传染病 ? 可发生大流行 ? 发病者:症状突出 ? 再感染新血清型易出现加重,死亡 率增 二、病原学 结构: 单股正链 RNA 糖蛋白包膜 培养: 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 血清型: 4 型 我国近年登革热流行情况 78 年 佛山 4 型 79 年 广州、中山市 1 型 80 年 海南 、广东、 广西 3 型 86 年 海南 2 型 88 年 海南 2 型 90 年 广州、佛山 4 型 91 年 广州 1 型 93 年 广州、佛山 2 、 4 型 96 年 番禺 1 型 99 年 中山 2 型 02 年 广州 三、流行病学 ?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省 白蚊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 ? 易感性: 新流行区:均易感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 感染后免疫力: 同型:长期 其它型:无交叉保护性免疫 伊蚊 流行特征: ? 地理分布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 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 ? 季节 夏秋、雨季, 3~11 月 ? 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 突发性,集中发病特点; 隐性感染者多 病毒 病毒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 二次病毒血症 抗原抗体复合物 激活补体 潜伏期 肝大、淋巴 结肿大 发热 骨髓抑制 血管通透性 ↑ 皮疹、出血 炎性物质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 4 ~ 8 天 △典型: 1. 发热: 急起( 80% ) 高热, 39~41 ℃ 热程 2 ~ 7 天 不规则热或双峰热:退 1~2 天,再发热。 伴发毒血症状: ? 骨关节 、头、肌肉痛 程度重 , 又叫 断骨热 ( breakbone fever) 发热后出现,可持续数周 四肢,关节及脊背 ? 颜面、颈、胸背充血 ? 极度疲乏,消化道症状 2. 皮疹 —— 多型性、阶段性 早期: 皮肤充血 第 3 ~ 6 天出现: 斑丘疹或麻疹样,猩红热样 分布于躯干、四肢,但手掌及脚底无 持续 3 ~ 4 天,不脱屑 血小板过低: 瘀点 3. 出血: 25 ~ 50% 有不同程度或部位出血。 4. 肝肿大、全身性的 淋巴结肿大。 △ 轻型:短期发热,疼痛轻,皮疹 少,淋巴结肿大,病程短,常被忽 视。 △ 重型:早期类似典型登革热, 3 ~ 5 天后突然加重,出现:脑膜脑 炎,严重出血 体检应评价 ? 血压 ? 皮肤出血的依据 ? 脱水状态 ? 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依据:浆膜腔 积液 ? 血管脆性试验 实验室检查 A. 常规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动态红血球比容 其它有用检查: 白蛋白、肝功能、尿常规 B. 血清学 补体结合试验 1/32 凝集抑制试验 1/1280 特异 IgM 抗体检测 双份血清: 4 倍增高 C. 分子生物学检测 核酸杂交、 RT-PCR D. 病毒分离 早期血标本 较困难和危险 确定血清型 可用细胞或蚊子分离 六、并发症 ? 急性血管内溶血最多见 ? 其他: 心肌炎、肝、 肾损害 、精神神经异常、眼部 病变 七、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区,流行季节 非流行区:有无流行区旅游史 ? 临床特征: 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 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 ?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疾病监测 血清学: 临床诊断 病毒分离:感染血清型 八、鉴别诊断 发热伴皮疹性疾病: ? 感染性疾病: 流感、麻疹 、猩红热、 流行性出血热 ? 非感染性疾病:药物疹 十、治 疗 1. 一般治疗 : 隔离完全退热。 休息 2. 监测: 血压、尿量、血小板、血 球容积等。 至退热后 24~48 小时 3. 抗病毒: 利巴韦林 最重要的治疗: 对症治疗: ? 高热: 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 脱水: 及时补液,但不滥用静滴 ? 严重毒血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 ? 出血: 止血药,输新鲜血 ? 脑型: 脱水,激素 十一、预 防 ?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 不足以控制 ? 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防蚊、灭蚊 ? 预防接种:疫苗在试验阶段 登革出血热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一、 概 述 ? 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 ? 临床特征: 发热、出血、休克、 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 ?病死亡率高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