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③、选择抗菌药物:GP菌和GN菌在细胞壁等结构上有很大差别,因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如大多数GP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敏感;而大多数GN菌对这几种抗生素不敏感,但对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敏感,故临床上可根据病原菌的革兰氏染色性,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2、 抗酸染色法 有些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分枝杆菌,用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必须使用强染色剂(如石炭酸复红)并采用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的方法才能使其着色。且一旦染上颜色后又不易被酸性酒精脱色。这种能够抵抗酸性酒精脱色的细菌,称为抗酸杆菌。应用这种原理进行染色的方法叫抗酸染色法。抗酸染色法常用的有萋—纳二氏染色法和潘本汉氏染色法。 ①染色的步骤: 直接涂片法 夹层杯液基集菌法: 细菌的染色和涂片观察 第一节? 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所谓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是将细菌标本不经染色直接镜检,从而观察生活状态下细菌的形态及运动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这种检查方法虽可看到细菌的大致轮廓,但主要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 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法的具体方法 1 、压滴法 2、悬滴法 3、毛细管法 第二节? 染色标本检查法 所谓染色标本检查法是用特殊的手段对细菌进行染色,而后再检查其形态、大小、排列方式、染色反应以及特殊结构的一种检查方法,有助于细菌的初步识别或诊断。 ? 细菌染色的一般程序 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是: 涂片 → 固定 → (媒染)→ 染色 → (脱色)→(复染) 1、 涂片制备: 随标本的种类而略有不同。一般临床标本大多可直接涂抹于洁净载玻片上;培养的细菌,若为液体培养液,亦可直接涂于载玻片上;若为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则先取一接种环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中央,然后从培养基上取菌少许,在盐水中研磨均匀,使呈轻度乳浊,以接种环扩成1cm2或2份硬币大小的涂面,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放在火焰上方的热空气中慢慢烘干。但切忌紧靠火焰烤干。 2、 固定: 染色前必须先行固定。其目的在于凝固细胞质和其它细胞结构成分而杀死细菌;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以及改变细菌对染料的通透性(因活菌通常不易使染料透入细胞内)。 固定的方法一般采用火焰加热法,在特殊目的时也可用冷冻干燥法或化学法如醇、酸、氯化高汞、重金属盐或氧化剂等进行固定。 3、 媒染: 媒染的目的是增加染料和被染物的亲和力。凡使染料固定于被染物;或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的物质统称为媒染剂。常用的媒染剂有明矾、苦味酸、金属盐、碘等。也可用加热法媒染。媒染剂可用于固定之后,亦可含于固定液或染液中,也可在初染之后复染之前进行。 4、 染色: 随目的而选用适宜的染液。染色时,滴加染液以覆盖涂面为度,染色时间随方法而定。单染法只用一种染料如吕氏美兰、稀释石炭酸复红等;而多数染色法需用第二种染液进行复染。 5、 脱色: 脱色:是使被染物脱去已染上的颜色。脱色的目的是观察细菌与染料结合的稳定程度,故可作为鉴别染色之用。 凡具有脱色作用的化学试剂称脱色剂。脱色剂或呈溶媒作用,如醇类、丙酮等;或能影响蛋白质的电离程度,改变其电荷性质或数量,因而影响细菌与染料的结合程度,如酸类能减少细菌的负电荷,故可作碱性染料的脱色剂。 6、 复染: 已经脱色处理的细胞或其结构常以复染液作复染以便于观察。复染液与初染液的颜色不同而成鲜明对比,所以复染也称为对比染色。复染液不宜太强,以免掩盖初染的颜色而失去对比作用。 常用染色法 细菌的常用染色法有:单染色法、复染色法、特殊结构染色法、负染色法以及荧光染色法等。 (一)、单染色法: 单染色法是指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的方法。如用美兰或稀释石炭酸复红等,使各种细菌均染成同一种单一的颜色。故此法只能显示细菌的形态及大小,对细菌的鉴别价值不大。 (二)、复染色法: 复染色法是用二种以上染料进行染色的方法。此法除显示细菌的形态、大小外,还有鉴别细菌种类的价值,因此也称鉴别染色法。常用的鉴别染色法有革兰氏染色法及抗酸染色法。 1、 革兰氏染色法(Gram’s Stain) 是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之一。此染色法是由丹麦细菌学家 Christian Gram氏于1882~1884年发明的,至今已逾百年,仍在广泛使用,是细菌学中最为经典的染色方法。 (1)、革兰氏染色的方法: 固定—→初染—→媒染—→脱色 (结晶紫或龙胆紫) ( 卢戈氏碘液) (95%酒精) —→复 染 (稀释复红) 固定 初染 媒染 脱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