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赠刘景文》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赠刘景文》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本课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像讨论交流等方面。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设计设计】   一、牵手秋天,诵读秋诗   1、现在正是金秋十月,瞧,深秋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2、出示关于深秋的图片。   3、看,这深秋时节,满山的枫叶红了,让老师想起了一首诗《山行》,我们还背过一些和秋天有关的古诗呢,谁起个头儿,带大家一起来吟诵吟诵。    (生吟诵《山行》、《暮江吟》。)   4、老师这儿还一首秋天有关的古诗,请你们来读读这首诗,多读几遍好吗?把诗读准确,读流利。   二、研读诗句,领悟诗意   1、指名朗读古诗。   2、再读古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3、请学生交流,可以是诗中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   ⑴ 观景感受深秋气息:    ① 荷花谢:    引导一个“尽”字。(尽字表示没有了)这个尽字,在我们学过的一首《登鹳雀楼》的古诗中也出现过,“白日依山尽”,说的是太阳落山了。那么花没有了我们可以说是──谢了。    ② 荷叶枯:    引导一个“擎”字。怎么样的动作可以说是擎?用手笔划笔划。    ③ 菊花残:    寒冷的深秋让人忍不住缩成一团,可是诗人感受到了残菊的与从不同,你觉得诗人他感受到了什么?    虽然天气很冷,菊花可能都快凋谢了,但它的花枝像个小战士在和风霜在做斗争,它们一点都不怕冷。    (想像说话:这些残菊想跟这寒冷的天气说些什么呢?)   ⑵ 说理领悟深秋美好:    ① 你知道君表示什么?    是你的意思,对别人的尊称,因为这首诗是送给刘景文的,所以这里指的是刘景文。    ② 引导“最是”的理解。    (可以认为是“就是”的意思,表示强调。)    ③ 橙黄橘绿能分开来解释吗?    橙子黄了,橘子绿了。橙子、橘子黄了,绿了,说明它们在深秋的时候成熟了。    ④ 你最喜欢秋天什么样的景色?秋天有这么多美景,诗人为什么认为秋天最好的景色是深秋时候,是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出示图片,小组讨论:     a、它们颜色很漂亮,很鲜明,在深秋还有这么鲜艳的颜色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b、还能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⑶ 因为橙桔成熟,桔子的味道十分清香,飘满于天地间,也让人不禁称赞。   4、试着读读整首诗,把深秋的味道读出来。   三、介绍背景,感受深意   1、读到这儿,让我们猜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吧,老师给你们三个提示。这是一位北宋的大诗人,大文学字,曾在湖州当过知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著名的诗词就出自他的笔下。   2、对了,苏东坡,苏轼。苏东坡的这首诗是送给一个即将远行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刘景文。读读他的诗,猜测一下刘景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⑴ 一个跟苏轼一样很有才华的人。   ⑵ 从“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中体会出一个坚强、遇到挫折不肯屈服的人。   ⑶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的景物,刘景文可能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   3、出示刘景文的文字资料,请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刘景文:苏轼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认识了刘景文,因为他很有才华所以受到了苏轼的赏识,两人的交情很深。苏轼写这首诗给刘景文的时候是元佑五年,此时的刘景文年纪已经很大了,差不多到了人生的中晚年了,可是还是没有受到重用,他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   4、交流:    (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⑴ 苏轼想用这诗诗鼓励刘景文你虽然年纪不小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13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