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核舟记(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二节 教学目的:目的一。 教学重点:同上节。 教学难点:围绕怎样的中心来进行说明。 教学关键:同重点。 教学方法:同上节。 内容和步骤: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通极工极雕。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通的微雕技艺,后者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的哪些句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句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不”、“曾不”等。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是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分比较合理? ——二至四段为一部分,五段为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句文句。 (3)除了什么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4)领会苏轼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轼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作业: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节 教学目的:目的二。 教学重点:同上节。 教学难点:同上节。 教学关键:同上节。 教学方法:同上节。 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关,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讨论(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苏轼、鲁直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什么样的心态? ——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2)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很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3)齐读这段文字,理清说明描述的顺序,争取背诵这段文字。 ——这段文字,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到下部描述。 四分析第四段 1.讨论短语译法。 横卧一楫 椎髻仰面 视端容寂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由什么说明效果? ——拟人、比喻、顶直 使抽角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 3.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为什么要这样写? ——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镜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