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理过程中常见典型错误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物理过程中常见典型错误分析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物理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 犯的典型错误,在备课时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 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见典型错误可以归纳为如下 12 种,认真分析这些典型错误所产 生的原因,从中可以受到启发,从而能掌握教好物理的正确方法。 一、抛不开错误的生活经验,有碍于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深刻理解 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上初中时就看到马拉车的情况,马拉车时,车就 运动,马不拉时,车就不动,因而就很容易形成“力是产生速度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因”这样一个错误概念,这一错误生活经验有碍于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深刻理 解,高一物理课本在总结第一定律的内容之前,先讲《历史的回顾》就是为了纠正 这一错误观点。“先破后立”的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教好物理 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学习自由落体定律之前,学生因看到鸡毛或纸片比石块下落得慢,就得出错 误的结论:物体越重就下落得越快。在学习功的概念之前,就有这样的错误生活经 验:只要出力流汗就一定做了功,因而对人提重物在水平公路上运动一段距离后虽 然累得满头大汗,然而做功为零的事实感到无法接受。在学习力学时,错误的生活 经验特别多,错误的生活经验先入为主,直接影响着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学 习。显然,采取“先破后立”的方法,用实验排除错误的生活经验,是教好物理的 有效途径。 1 / 8 二、不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只从字面去理解注释物理概念 为了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建立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是指质 点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所运动的时间的比值;而有的同学却认为平均速度就是 速度的平均值,当然,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值就等于初、末速度的平 均值,但这仅仅是一种特殊情况,对于一般的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绝不是速度的平 均。只从字面去注释物理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犯的典型错误。例如 对“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只简单地理解为电荷向一个方向移动形成电流,并 未深入分析电荷移动的微观实质,从而把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与电流的传导速 度混为一谈,误认为电荷在导线中移动得非常快,再如对摩擦力的概念,把“相互 接触”理解为整个物体接触,因此在分析自行车前后轮所受到的摩擦力时常得出错 误结论。学习物理概念时,一定要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不能用学习语文 的方法从字面去注释名词,顾名思义。 三、抛开物理定律的适用条件和所表达的物理内容,单纯从数学角度去分析讨 论问题 任何一条物理定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大量的实验事实归纳总结出来的,所 以,学习物理定律时就必须了解它的适用条件,熟知它所表达的物理内容,而不能 用学习数学的方法,单纯从数学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得出与事实不相符的结果。 例如,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有同学误认为,当 r →0 时,F→∞,这一数学分析 推理完全抛开了万有引力的适用条件:两物体可视为质点。学习库仑定律后,也出 2 / 8 现类似的错误,认为两电荷距离很近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当大,而忘记了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真空中两个点电荷。学习欧姆定律后,有人把欧姆定律的公 式写成 U=IR或 R=U/I ,说什么 I=U/R 与 U=IR 或 R=U/I 是等价的,是一样的。根据欧 姆定律所表达的内容,它的数学公式只能表示为 I=U/R 。U=IR是表示电流通过电阻 后因做功而使电压降低,该式说明了能量的转换与守恒; R=U/I 给出了测量电阻的一 种方法――伏安法测电阻, 3 个数学公式的意义是不同的,用学习数学的方法去学习 物理是学不好的。在对物理公式进行数学讨论时不能抛开物理定律的适用条件和所 表达的物理内容。 四、将定义式和关系式混为一谈 物理量都有定义和定义式。如 E=F/q,C=Q/U,U=W/q,R=U/I 等分别是电场强 度、电容、电势、电阻的定义式,对于任何一个定义式,都不存在正比与反比的关 系,它只表示量度该物理量的一种方

文档评论(0)

lb027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