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分析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研究 朱明明 [摘要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个学校得到了积极推进,但其效果却不 理想,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本研究拟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出发,讨 论阻碍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因素,包括教师的年龄,教师的思想观念 ,对整合内涵认识的偏差,教师的信息素养,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观念以及教 师培训问题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议 和措施。 [关键字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 [作者简介 ] 朱明明 1988— ),男,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 教育管理 江西南昌 330022)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技术基础。我国的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 ,而 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我国基础教育 教案改革的新视点。经过几年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已成为当前中小学 在新课标指导下推动学科教案改革 ,培养创新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教育信 息化的推进,很多地区和学校硬件环境建设逐步到位,各类资源日益丰富,不 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我国开展,其最终目的在于推进 信息技术在各学科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和有效的整 合。然而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 ,我们发现部分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理解和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宗旨 ,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是哪些因素促发上述现象和问题的产生?为此,本文拟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内涵出发,讨论阻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障碍,从而提出相关举措, 以便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中小学课堂教案的有效改革 。 1 / 11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案 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案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 现学生主体地位的 “自主、探究、合作 ”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 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案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①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 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 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的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 。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绝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以课程为出 发点,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工具,要被用来系统地 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与课程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③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 指导下,尤其是在 主导“ — 主体 ” 的教案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 激励工具以及丰富的教案环境的创设工具, 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案过程中, 使各种教案资源和各个教案要素及教案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 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从而促进传统教案方式的根本变革,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 “教 ”为

文档评论(0)

lb0273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