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戈壁话白杨悠悠赤诚诉情怀——五上《白杨》导学案设计.doc

茫茫戈壁话白杨悠悠赤诚诉情怀——五上《白杨》导学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茫茫戈壁话白杨 悠悠赤诚诉情怀 ——《白杨》(人教版五上)导学案设计 设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香滨小学校 赵秀君 评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祁敬伟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学习重点: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能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爸爸”介绍白杨是在表白自己的心。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学法提示: 1.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感情朗读,感悟人物的言行 ,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白杨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杨》(学生会唱的可一起随唱),屏幕出现茫茫戈壁,白杨挺立的画面。然后在渲染的气氛中导入:同学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你喜欢歌中的白杨吗?自由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白杨树?(展示自己搜集有关白杨的资料)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的白杨树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随着动人歌声,一同与课文中的父子三人“坐上”通往新疆的直达专列,去那里亲自感受一下白杨树的坚强与美丽。 【评析:《小白杨》这首歌曲,是同学们所熟悉的。通过吟唱《小白杨》这首歌,欣赏大漠、白杨的画面,将学生的视线带入那茫茫戈壁。伴随着深情的歌曲,产生了与白杨树的亲近之感,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学习字词,扫清障碍 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生字 音序 部首 再查几画 结构 字义 组词 2.我能区分形近字。 抚( ) 洪( ) 埋( ) 介( ) 疆( ) 扶( ) 烘( ) 理( ) 价( ) 缰( ) 茫( ) 辨( ) 挺( ) 晰( ) 戈( ) 芒( ) 辩( ) 廷( ) 析( ) 弋( ) 3.我能区别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1)近义词 清晰—( ) 表白—( ) 分辨—( ) 粗壮—( ) 软弱—( ) 界线—( ) 分辩—( ) 沉思—( ) (2)反义词 清晰—( ) 软弱—( ) 动摇—( ) 精壮—( ) 消失—( ) 4.我能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5.我来盘点一下: (1)我理解词语的方法是: A.查字典。 ( ) B.换词。( ) C.联系上下文 ( ) D.先理解句子中重点的字,再连起来理解。( ) (2)本课中我认为难写的字是( ),我是这样记住它的( )。 (3)课文我读了( )遍,知道全文的意思是通过: A.大声地朗读。 ( ) B.先读,读熟后再看课文注释和查字典。( ) C.默读,边读边看课后的注视或查字典。( ) D.先通过看注释或查字典,知道了文章大意后,再大声地朗读来进一步理解。( ) 【评析:本环节从检查落实预习情况的角度,设计了查字典填表,促进学生从音形义用“四会”的角度落实生字词的学习,并通过形近字比一比、近义词反义词想一想等方式,建立起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练习,用旧知提示新知,促进对新知的掌握。同时,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层次、线索及主要内容,并通过我来盘点这一练习,提醒学生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课中 三、合作学习,品读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