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本必修3高中语文《乡土田园阅读及鉴赏9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学习教学学习设计7.docx

北师大版本必修3高中语文《乡土田园阅读及鉴赏9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学习教学学习设计7.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具体步骤及基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 (1) 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利用辞的体例和押韵的特点朗读并背诵全文, 培养学生的古 诗文的语感水平。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并归纳总结文言句式。 3)在诵读中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体悟作者情感,并能对作者的思想实行简单辨析。 2.过程与方法 使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提升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水平。 3)以诵读、讨沦、点拨为主,重点在通过解读课文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以一种“同情的理解”态度对待陶潜在本文中的情感取向。 ( 2)引导学生用现代观点审视本文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感受陶潜的人文 精神,进而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的底子。 [ 教学重点 ] 1)诵读诗歌的要领、方法引导及其水平培养。 2)解读陶潜这个隐逸诗人的形象及其意义探讨。 3)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4)背诵全文。 [ 教学难点 ] 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二、教材分析 在文学史上,《归去来兮辞》 是一篇很著名的作品, 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甚至说, “晋 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这样的推崇未必恰当,这仅仅说明这篇文章之所 以这样受人推崇,是因为作者在当时不愿与混浊的社会同流合污,蔑视和厌恶官场的卑鄙 生活,感情真挚,写得富于诗情画意,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都有独到的地方。 文章的主体是有韵的“辞” 。主体之前有个“序” ,说明写这篇文章的原由,这能够 协助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文章的用意以及作者的思想和情操。主体的“辞”从厌恶仕宦生 活,决心弃官回家写起,说明了“归去”的当然;有了这层意思,对比之下,下文归去之 后的生活就显得更加欢乐。接着用三段文章写归去之后的生活和感受。一段写到家之后, 庭园之内的欢乐和安闲,另一段写田间耕作和纵情山水的乐趣,最后一段写乐天知命、聊 乘化已归尽思想下的无忧无虑。三段写了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长远。 三、教学理念 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学设计必须 体现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实行教学;注重指 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总来说之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 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策略 1、注重基础。比如读书先从生字入手,查字典、看注释,把字读准。 2、注重朗读。首先要求学生能够读通顺课文;其次要求读流畅;最后要求读好,读 出感情。 3、对课文的理解主要引导学生到文本中寻找答案。比如每个自然段,每个关键句, 每个关键词。然后教学生学会归纳概括。 4、引导学生实行简单的问题探讨。 五、课时安排 课时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 、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 ,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 4、收集陶潜的相关作品,如《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导语一 1、“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欧阳修 2、同学们,朗朗乾坤,谁能挣脱名缰利索的羁绊?滚滚红尘,谁又能拒绝高官厚禄的 诱惑?但在中国文学史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官不做,乐居田园,用自己的心灵书写了一 曲曲动人的绝唱,他就是中国著名的隐逸诗人之宗,谁?——陶渊明! (二)导语二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很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 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 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 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这堂课,让我们在朗诵中行走于陶渊明的田园 去感受陶渊明的那份淡定与自然。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辞的文体特征 2、诵读正音,整体感知 3、研读小序,了解小序的内容和作用 三、解题 1、作者简介 陶渊明 (365-427) ,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卒后 朋友私谥 “靖节”,故后人称 “靖节先生” 。 曾著《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又称“五柳先生” ,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陶渊明出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38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