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2课时).docVIP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导学案(2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重点 难点】 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方法】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 一、预习园地 ◎导读 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你还喜欢动手实验吗?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科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解释得很清楚。我们不妨来认真阅读他的这篇文章。 ◎作者 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并建议派遣中国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如今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这些人员提高相当快,他非常满意,并寄予厚望。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特别推崇这样一首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知识览通] ◎语音 1、测量:“liáng”不能念成 “liàng”。 2、朱熹:“xī”不能念成“xǐ”。 3、彷徨:“pang huáng”不能念成 “fáng huáng”。4、埋没:“mò”不能念成“měi”。 5、肇:zhào。 6、诺:“nuò”不能念成“ruò”。 ◎字形 1、一帆风顺:“帆”不能写成“番”。 2、彷徨:“彷”不能写成“傍”。 3、探察:“察”不能写成“查”。 4、不知所措:“措”不能写成“错”。 5、密切:“密”不能写成“蜜”。 6、真相:“相”不能写成“像”。 7、恐慌:“慌”不能写成“荒”。 8、激变:“激”不能写成“急”。 ◎词语 1、格物:探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 2、致知: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致:推极。知:认识。 3、彷徨: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4、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5、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6、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7、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8、正心:心要端正。 9、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常识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二、整体感知 ◎理文脉 认真阅读课文,运用回顾总结阅读法梳理文章脉络,弄清段落之间的关系,然后填空。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开篇提出论题 “ ”。接着阐述 。再论述 ,即 。结尾再次强调 。 ◎辨结构 在以上基础上,再读课文,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 ◎探意旨 依据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精读课文,揣摩本文的主题。 提示:对于本文的意旨探讨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抓住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有格物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