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本科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发展, 应届大学生就 业人数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如何引导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引起社会、高校、家庭和大 学生个人的关注。 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影响其就业实现的 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正确价值取向,盲目随大流,人云亦云,缺 乏对社会了解,自身定位不准,那必定影响大学生就业,引导大 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科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概述 法学作为一门曾经就业比较困难的“红牌”专业, 一直有着 这样的印象:一是毕业生就业率低; 二是毕业生就业方向不对口; 三是缺乏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甄别机制。 以往法科学生就业具有价 值取向功利化、盲目追求“铁饭碗”、片面崇拜一线城市、过度 依赖学校与家庭等特点。 2017 年初,西南政法大学发放了《西 南政法大学 2017 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本次调查覆盖 了西南政法大学 6个学院的 2017 届全部法科毕业生,数据较为 全面、 信息真实可靠。 通过本次调查数据并结合西南政法大学近 年来法科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发现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以下几 个特点:
1、就业延迟化趋向明显 法学学生就业延迟化趋向明显。这种变化有三个方面的原 因:一是愈加强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现在全国有一百多所高校开 设了法学专业, 导致大量法科毕业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选择继续读研或者出国深造。 第二个方面, 就业单位招聘条件也 发生了变化。就业市场对法科学生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司法考试, 一些更好的单位或者岗位还需要研究生以上的专业学历甚至海 外留学经历。第三个方面,随着社会整体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毕业生的生存压力减少, 许多学生家长也对继续深造予以物质和 精神上的支持, 这也造成了许多二战考研、 二战司考等延迟就业 的情况。
2、就业地区选择日益多元化 相较以往本科毕业生大多选择回生源地或者集中在北上广 深等一线大城市就业不同, 现在就业地区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 趋势。但同时通过就业统计数据我们看到, 回生源地就业的毕业 生比例依旧较高。 此外选择一线城市的毕业生人数有所虽有所降 低,但依然倾向于前往新一线城市或者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选择 三四线城市或者西部偏远地区的法科学生仍然不多, 甚至这些城 市提供传统认为较好的法律类公务员岗位也鲜有人问津。
3、传统就业形态人仍占主导地位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 除了选择考研、 出国等延迟就业情况外, 法学本科直接就业的形式仍然比较传统, 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公 务员和法务行业领域。具体来说,就业人群中公务员占 32%,律
所占比 30%,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法务占比 12%,选择私营企业的 比例不足 5%,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更是只有 2%左右。随 着“互联网 +”的发展,新就业岗位、新工作方式不断出现,新 的就业形式与创业成为了这个时代新的就业形态,如赖德胜提 出:“创业本身也是一种灵活就业”。 现有的这样的就业格局与 现阶段中国经济多元化、经济发展形态变化、国际化的 ?l 展方 向以及鼓励更多年轻学生创业的氛围是有差距的。
二、法科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就业价值取向是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其形成受到 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家庭环境、 社会环 境、高校教育等三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家庭环境对毕业生就业价值的取向有很 深层次的影响,父母或者家中关系密切的亲属是孩子接触最早, 相处最长, 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就业观等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 择业选择。总的来说, 家庭环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着大学 生的就业价值。 首先是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经济条件、 社会地位、 家庭背景、从事的职业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等都对大学生的择业 价值观产生着深刻影响。家长的职业现状以及职业的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和发展前途的思考往往影响着子女的职业选择。 有些父 母从事的职业会成为孩子职业的选择,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学生, 在就业时会更关注自己个性发展的需求,经济相对贫困的学生, 会更加看重稳定和收入。心理学研究也指出:家长们在金钱观、 责任观、婚姻观等影响就业价值取向形成方面也会有着直接的正 面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当然,如果家长长期对自己从事的职 业或者对某一职业的认同感不强, 也会导致孩子对该职业初步的 负面印象的产生。 其次, 家长的择业观念与经验对毕业生的就业 选择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例如,有一些家长认为除了公务员、 事业单位这种传统的“国家铁饭碗”岗位、国企、银行,还有世 界 500 强等福利薪酬高的大公司、 大企业是理想的工作岗位, 是 属于“工作”外, 在其他的小型私人企业就职就不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鼎信JB-QT-TS3200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说明书XF2.pptx VIP
- DB13_T 6124-2025 苗木艺术造型技术规程.docx VIP
- DB46_T 695-2025 旅居养老服务规范.docx VIP
- DB44_T 2749-2025 黄金奈李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品质管理系统流程图.docx VIP
- DB44_T 2746-2025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健康管理指南.pdf VIP
- 自体荷尔蒙平衡疗法医学常识.docx VIP
- DB13_T 6125-2025 垂枝型榆树培育技术规程.docx VIP
-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pdf VIP
- DB13_T 6127-2025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设备物联化通信协议.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