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构探讨与研究.docx

谈谈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构探讨与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积分 都是垃圾 撒旦发生发大 水范德萨 发撒旦 谈谈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构 谈谈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构 作者 李凌云 论文摘要: 在《劳动法》颁布10周年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行全面的审视。本文从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立法模式和协调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革劳动关系立法 模式和协调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1994 年7月5日我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这是一部调整 劳动关系的基本法。这部《劳动法》顺应了当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需要,为全面 施行劳动合同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也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 下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化形成了为一种三层次的调整模式, 即劳动基准法调整全部劳动关系、 集体合 同调整集体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调整个别劳动关系。但是,由于当时立法者观念的局限和立法技术的落后,这部 《劳动法》还存在着许多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 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改革深深触动了以往的固有劳动关系基 石,引起了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冲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进 入,我国的劳动关系已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 而现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固有缺陷, 直接影响了当前劳动关系 的良性发展。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呈现以下特点: 1劳动争议数量直线上升。从统计来看,劳动争议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2000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达到 204605件,是五十多年来案件数目的总和。以上海为例, 1995年至1998 年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三年翻一番,而 1998年至2000年两年又翻了一番,2001年达到13,000余件。2、劳动争 议的处理呈现诉讼化、信访化的倾向。据有关资料显示, 1995年以来,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的案件呈 逐年上升趋势,其中1995 1996年近30%左右,1997-2001年近50%左右;上海市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去年曾对 2297 件劳动纠纷案件进行分析,发现 80%的问题是有法可依的,但其中只有 27%的人愿意走法制道路,另有 35%的人 不置可否,更有 38%的人则表示宁愿找有关信访部门。 3、劳动争议基本归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前者是一方 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引发的。 后者是指当事人因不满现行法律而提出高于法定标准引发的。 目前利益争议大多为 群体争议,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安定。据统计, 2000年我国集体争议 8247起,发生在非国有企业 的占66% (转引自《不公平的规则》)。部分案件的当事人采取围哄政府机关、堵塞交通、请愿示威等方式要求解 决自身问题,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及行业、区域的相互效仿,引发不安定因素。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现 状已经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 上述特点只是我国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表象, 要深入探讨我国劳动法治存在的问题, 应当从劳动关系的立法模式 (即法的制定)和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即法的实施)两个维度展开。 (一)我国劳动关系立法模式 1、从立法的形式上来看 目前我国劳动法的立法层次比较低。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全国性的专项立 法如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社会保障法等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出台;国务院只有少量的劳动 行政法规;劳动部则先后颁布了大量的部门规章,以“通知”、“复函”的形式对《劳动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 进行解释。在这些国家级立法中,不仅有许多滞后的规定,还存在着大量相互抵触的现象。而在地方一级,由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因而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大量的地方法规、地方 规章,另外各地劳动行政部门还会制定大量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立法理念上大相径庭、 立法水平上良莠不齐,这样的立法现状使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在全国范围内极不均衡。 2、从立法的内容上来看 国际上通行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劳动基准法调整全部劳动关系、集体合同调整 集体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调整个别劳动关系。 (1) 宏观层次上:我国对于工时、工资、休假、妇女及未成年工的保护都有比较完备的立法。而现在普遍争论 的焦点问题是我国的基准法水平是高还是低。国外资本看中我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劳动力成本低。其实, 我国劳动力只是显性成本低(工资水平偏低) ,而隐性成本(企业负担大量的社会福利职能)去卩很高。随着劳动 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隐性成本向显性成本转化, 显性成本将不断上升, 更加客观地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实, 在此基础上与国际水平相比较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而有些学者以为强调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