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七则高一语文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 -论语七则 _高一语文教案 《论语》七则 .教案 【教学目标】 读准字音 了解孔子的 “仁 ”的基本意义 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和实词 引导学生阅读、背诵《论语》的有关章节 对判断句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教学重点】 1.孔子的思想 2.仁的意思的解读 【教学难点】 孔子言论中提出的加强人格修养方面的重要观点。 【教学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走进文言写就的历史,与古人晤对一堂, 孔子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你的想象中,或 许他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 对他敬而远之, 也可能觉得他是封建礼教的源头, 对他加 以批判。在你们印象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学生回答,作大致的讲评) 二、 .写作背景 孔子(公元前 551—— 前 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 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迁居鲁国。少 “贫且贱 ”,及长在 鲁曾任相礼(司仪) 、委吏(管理粮仓) 、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约 年五十)任中都住⑺究埽 虿宦 饴彻 凑 净缸铀 肼扯 苡挝馈⑺巍⒊隆⒉獭⒊ 泄 疾晃 本 茫 樗烙诼场T て诰弁浇惭 饺私惭 У 姆缙 涤械茏尤 耍 硗 照 ?SPAN lang=EN-US72 人,被称为 “贤人 ”,子路、 子贡都在 72 贤人之列。 孔子死后, 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 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 3 年。子 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 为孔子守坟 6 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 第 一位职业教师, 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现在,人们都 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 “朝圣 ”。 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 、《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虽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经典, 可能曾作过某种整理工作。 由于他弟子的活动, 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 学派, 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他的学说以 “仁”为核心, 以 “礼 ”为手段, “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 ”, 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 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 通过自汉代董仲舒以来儒家的补充修正改造, 他的思想经过系统化, 成为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本人也被历 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 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响的人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不朽贡献,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介绍:孔子对于当时的 “礼坏乐崩 ”的时代有深刻的感受,他自认为 “斯文(即古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在我 ”,所以始终在为恢复理想中的社会秩序而奋斗,这就是孔子所行之 “道”,孔子认为自己是 “述而不作 ”——只是在绍述先代的礼乐典章制度,其实并非如此,在 绍述的同时,他为旧的礼教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据,即 “仁 ”, “仁 ”首先指示一种情感,即“爱人 ”,首先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谓 “忠恕之道 ”,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 孔子对于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实现了仁, 也就完成了完满的自我人生。 三、《论语》简介 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乐后来失传了) 看课文注释①, 《论语》专门记录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 和再传弟子纂集而成,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 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 人们在他收藏的书里发现只有半部 《论语》,故世有 “半部《论语》治天下 ”之说。可见《论语》的魅力之大,大家空余时可以翻看一下。 四.课文讲解 (一)先请一位学生朗读引言 (二)让学生照书下注解,标好字音,默读课文,提醒注意句读 (三)全班朗读 ,纠正字音和句读。 (四)讲解 第一则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恶乎③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颠 沛⑥必于是。 ” 【注解】 提问:每句话开头的 “子曰 ”中 “子”指的是谁? 回答:孔子 ① 处:置身,居住,引申为享有 ② 去:离开,这里指躲避 ③ 恶乎:恶,疑问代词,相当于 “何 ”。乎,介词,相当于 “于 ”。“恶乎 ”相当于 “于何 ”,凭 什么,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举例: (1) 惟利是图、惟命是从: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语序应为 “惟图利 ”、“惟从命 ” (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④ 违:离开 ⑤ 造次:仓猝、匆忙 ⑥ 颠沛:困顿挫折 【译文】 孔子说: “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