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土介绍 教学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土介绍第一节 水稻土的分布和形成一、分布有一定种稻历史的地区就有水稻土的分布。我国水稻土大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我省水稻土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3%,是我省最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二、形成条件水耕熟化,导致了水稻土的形成。这是水稻土不同于其它土壤的主要原因。母质:水稻土可以直接起源与通常的母质,也可以从其它土壤发育而来。后者更常见。三、水稻土的形成过程(一)水耕熟化作用水耕熟化作用使土壤不断克服原有的不良性状,改善了保水、保肥和适种性能,使肥力不断发展。 (二)水耕淋溶过程1、机械淋溶 硅酸盐粘粒分散于水中产生的迁移。其强度取决于土壤物理特性、地形部位、地下水位的高低。2、溶解淋溶 土体内物质形成真溶液而随渗漏水的迁移。不同土壤中淋溶的主要物质不同。3、还原淋溶 某些元素被还原后,溶解度大大增加,迁移能力也大大提高。最主要的是铁锰。4、络合淋溶 土体内的金属离子以螯合物形态而进行的迁移。络合淋溶可以使溶解度很小的元素发生淋溶。(三)腐殖质的累积与分解过程水田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较慢,腐殖质化系数较高与母土相比,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增 加,组分变简单。第二节、水稻土的基本化学性质一、土壤还原性的发展(一)淹水期间水稻土的主要化学变化是: 1、O2浓度极低,CO2浓度增长; 2、还原性物质增长 3、氧化还原电位剧烈降低(二)土壤中顺序还原作用1、前期: 耕层中的分子态氧被消耗 随后硝酸盐被还原 锰被还原 随后铁被还原2、后期硫酸盐开始被还原大量有机酸累积(三)影响还原性发展的基本因素1、有机质,特别是新鲜有机质含量2、高温的促进还原性的发展3、土壤中可还原物质含量,可以延缓还原性的发展4、土壤的渗透性5、根系的泌氧能力6、土壤管理(烤、排、灌)(四)氧化还原电位的不均一性1、水土界面的差异 土壤淹水后,水中的氧通过扩散进入土层,在水土界面的薄层土壤中形成氧化表层。该层厚度小于10毫米。2、土块内外的差异 土块外的Eh比土块内高,一般可以高140-230毫伏。3、根际与非根际的差异 水稻根系能够想土壤分泌氧,所以使根际土壤的Eh高于非根际土壤。一般相差几十毫伏。与此相反,旱作根际土壤的Eh则比非际土壤低。4、不同层次的差异 淹水期间,耕作层呈还原态,淀积层和底土层可能呈还原态,也可能呈氧化态二、pH的变化(一)pH的变化趋势 淹水后水稻土表层的pH都趋向于中性,一般半个月左右可以达到平衡。(二)影响因素 1、有机质: 有机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分解产物消耗或增加土壤溶液的质子,使土壤的pH升高或降低。有机质含量高,变幅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淹水前期。2、温度: 温度影响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温度高,对pH的影响比较显著。三、水稻土物质转化的特点(一)有机物转化特点1、嫌气分解占优势,分解转化缓慢2、分解中间产物累积显著(二)N,P转化特点1、N转化的特点(1)与旱地相比,水田氨态N数量减少,硝态N几乎完全消失(2)水田排干后淹水,NH4+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增加效应明显(3)土温升到35-40oC时,氨态N显著增多(4)反硝化作用强烈,脱氮作用明显 施用在表层的N肥的脱N量在17-64%之间,深层施用仅为7-42% 水田土壤的脱N作用主要是反硝化作用2、P的转化特点土壤淹水,磷的有效性提高 原因:(1)磷酸高铁还原(2)PH升高,促进磷酸高铁和磷酸铝的水解(3)铁、铝磷酸盐的铁和铝被有机酸络合(4)吸附在胶体上的磷酸根的解吸(5)有机磷的矿质化第三节、水稻土剖面构型一、主要土层1、耕作层(A):也称淹育层2、犁底层(P):位于耕作层之下,较紧实,渗透性和通气性较弱,有托水托肥的作用3、淀积层(B或W):氧化还原交替所形成4、潜育层(G):长期淹水所致二、水稻土的分类按《福建土壤》中的分类系统,我省水稻土分为7个亚类,16个土属,土属之下再分土种第四节、水稻土类型及其基本性状一、淹育水稻土 发育于丘陵台地之上,地表水型,地下水较深,灌溉水源无保证,水耕熟化时间短,淋溶淀积现象不明显,剖面分异弱呈A-C型、A-(P)-C型,A-P-C型。 有机质分解较快,有机质含量较低,酸性较强,养分贫乏,肥力较低 分为红土田和红泥砂田2个土属。 主要障碍因素是旱、酸、粘、瘦二、渗育型水稻土发育于山地丘陵台地之上,灌溉水源较充足,水耕熟化时间较长,淋溶淀积较明显,土壤剖面分异较显著,呈 A-P-(B)-C, A-P-B-C 续分为黄泥田、黄泥砂田、紫泥田、沙质田等土属。田面窄小,交通不便,耕作粗放,熟化度低,耕层浅薄,质地粘重,酸性强。存在旱、酸、浅、粘等障碍因素三、潴育型水稻土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亚类。分布于滨海平原,河流冲积平原个山间谷地。地形较平坦,地下水埋深适当,土壤形成受地表水和地下水双重影响。剖面呈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