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课件设计.ppt

小学语文_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课件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6年3月他领导并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军阀的斗争。1927年4月6日军发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被捕后,他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无所畏惧,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十六年前的回忆 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 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按照 顺序,回忆了李大钊 、 、 和 的事。 时间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 默读课文2-7自然段(被捕前),思考:父亲对我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圈画相关语句并思考。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坚决 大义凛然 顶天立地 舍身为国 慷慨就义 坚贞不屈 精忠报国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临危不惧 赤胆忠心 舍身取义 永垂不朽 学习提示:1、“被捕时”,写到了父亲、 “我”和军警,父亲和谁做了对比? 2、“法庭上”写到了父亲、“我”、母亲和法官,父亲和谁做了对比? 任选“被捕时”或“法庭上”的场景,圈画、批注,感悟。 方法指导: 1、找句子,明确对比。 2、品句子,体会作用。 3、读句子,领悟人物形象。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小练笔: 临刑前的李大钊 1、展开合理的想象 2、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 临刑前, 李大钊第一个走向了绞刑架…… 李大钊 朴素的青布马褂 褪色的灰色长袍 敲响晨钟的《新青年》 唤醒青年的《晨钟报》 一篇《庶民的胜利》 万丈红色波涛 北大红楼灯火 曾把中国照耀 三十八年历程 千秋万代风骚 与墓碑一起入地 和民族共同自豪 站着 分明是冲锋的战士 倒下 依旧是革命的先导 生命 是飘扬的旗帜 灵魂 是嘹亮的 号角! 在侵略者面前低头,就不配做中国人! 抗 日 英 雄 杨 靖 宇 朱自清 宁可饿死,也不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