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内容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表现,在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精神,从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撒、玉”等9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张衡的头饰。 教法设计:引导学生读中领会,感悟故事的情趣。
激趣导入
游戏导入:“一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他,不是刮风就下雨”-太阳“初三初四弯又弯,十五十六圆又圆”-月亮。“一闪一闪亮晶晶,挂在天上数不清”-星星。老师知道这几个谜语绝对难不住你,因为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这样几句谚语—(课件出示)这里的北斗指的是—北斗七星。1900年前,在这美丽的星空下有一个数星星的孩子。“数”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后边的反文横高高在上,撇要有弯度,捺要出脚。预习了课文,我们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张衡,他是汉朝人。(出示卡片)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环节旨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过渡:一千九百多年前,张衡是怎么数星星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十九课,自由读课文,看好一下读书要求。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检查字词,会读我会认的生字。
2.小游戏,摘星星,认读字词。
3.生字带入句子中认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低学段孩子识字写字的重要性,本环节旨在让孩子们认读识字,识记生字,通过小游戏激发兴趣。
细读课文,感悟品知
过渡:生字宝宝我们认识了小张衡是怎么数星星的呢?下边老师请一个小朋友给老师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段话)。请同学读-你读的真准确,特别是有一个词语不好读你都读准了,出示卡片“仰起头”这个字读“仰”让我们一起仰起头,(天上的星星可不好数了)咱们一起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就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呢。
(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慢点,这还有一颗....张衡就这么数着,奶奶看到了,奶奶对他说了什么呢?
过渡:张衡就这样数着星星,奶奶看到张衡数星星,怎么和他说的呢?
(课件出示张衡和奶奶的对话)
3.请同学们两人合作读一读奶奶和张衡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过渡:奶奶认为星星是数不清的,爷爷听到了他们祖孙的对话,爷爷是怎么说的呢?(课件出示爷爷的话)请大家认真的读一读爷爷说的话。
4.重点分析爷爷话,反复读一读。借用爷爷的话引入对张衡的启发,调动孩子想象的细胞,了解张衡善于观察的特点。
本环节紧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旨在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激趣演一演
故事我们先学到这,下边就让我们还原场景,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过渡:爷爷说的话小张衡信了吗?
课件出示: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
(指导学生读,品味小张衡善于观察的特点)
五、深入课文,了解特点
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一夜没睡好,你可以看出张衡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体会一夜,几次,果然,慢慢的等词,表现出张衡的认真,善于观察,执着)
过渡: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衡长大后有了突出的成就。
六、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孩子写“睡”“距”字
七、板书设计
张衡 汉朝 天文学家
《数星星的孩子》学情分析
《数星星的孩于》讲述了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而在小张衡天真烂漫的求知故事里,却又蕴涵着深刻的成才之理,是一篇向学生渗透爱科学思想的好教材。学习本篇课文要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并且在学习中指导孩子的写字,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
《数星星的孩子》效果分析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做得比较成功是抓住重点,创设情境,感受人物形象。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尤其是注重孩子们的。演一演的还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的恰到好处。
课堂提问统计表
教学阶段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
写字练习
总结提升
合计
教师提问数
3
9
21
21
7
48
所占比例
10.7%
14.8%
10.7%
57.4%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