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灾难中的丽江力量
丽江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 1996 年的 2?3 大地震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使得此后
这十余年间丽江的建设发展突飞猛进。从丽江灾后重建工作的 10 个案列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改革开放的成果。
自丽江 1996 年“2?3”地震恢复重建以来的 10 余年间,
丽江进入了以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
业加快发展的时期,不仅增添了“敢为人先”的动力,而且
创造了被人们赞誉的丽江震后恢复重建的“丽江速度” 、“丽
江现象”。
一.震后精神不倒,三项世界遗产申报成功
1997 年 12 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
21 次全体会议正式批准, 丽江古城被正式批准列入 《世界遗
产名录》,它是我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古
城镇。
2003 年 7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27 届世界遗产大会
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 ”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
2003 年 8 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 6 次评审会上, 经评委审议表决, 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
二、东大街的拆迁 ――丽江古城“修旧如旧”的开端
1994 年 10 月,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召开,
在会上,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宣布了省政府作出的
12 项重大
决定,其中就包括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古城保
护“五四三二一”工程的决定。以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
的召开为里程碑,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全方位、系统性的
古城保护工作逐步推进。其中,在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实施
的古城东大街拆迁项目中,共搬迁了丽江县农行等
17
家单
位,拆除钢混建筑及各类不协调建筑共16000
多平方米,该
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古城“修旧如旧”的开端。
三、新城建设的突破点――丽江市雪山中路建设
雪山中路是丽江新城的中轴线,它具有城市主干线和过境线双重功能。它是云南省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后,在丽江启动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当时的目标是建成代表云南
省内道路建设最高水准的 “云南第一路”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突破传统,提出了在当时来看十分超前和大胆的计划,
即:在每建设 50 米道路的同时, 两侧各征用 8 0 米宽的规划建设用地,用来招商引资,再将这些土地的收益投入到道路
的建设中去。这在当时是一次创造性的实践,也是带有丽江特色的招商引资做法。
四、木府重建――中国使用世行贷款的典范
木府是纳西人的精神栖息地之一,在地震中全部被夷为
平地。在木府的重建设过程中,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有
的人甚至认为这是在为封建王朝“树碑立传” 。我们顶住了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争议,筹资 5860 多万元(其中向世界
银行贷款 3360 万元),完成了木府的重建。
年之后,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专程到丽江考察后认
为“这一项目是中国使用世界银贷款的示范项目” 。如今,木府成了丽江古城的灵魂建筑之一,成为对明朝以来纳西族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这一历史事实进行展示的重要场所。江泽民、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
丽江考察时,都曾给予木府重建项目极高的评价,说它树立的是民族团结的精神。
五、灾后建成官房大酒店
――云南省第一个五星级酒店
1995 年 10 月 31 日,丽江官房项目用地仪式在昆明举行,
时隔三个月就发生了“ 2?3”地震。 尽管如此,丽江官房大
酒店于 1996 年 4 月 18 日如期开工,标志着丽江震后招商引
资的重新开始。丽江人把这次非同寻常的开工典礼称之为铸
造新丽江的奠基礼。这场奠基礼鼓舞了丽江人重建家园的信
心,也吸引了国内外的客商和投资者,在雪山中路周围,短
时间内投资项目达到了数十亿元,掀起了丽江震后酒店建设
的高潮。 1996 年底,全市仅有 13 家旅游涉外饭店,标准床
位 1200 个。截至 2007 年底,全市星级饭店发展到 194 家,
其中五星级 4 家, 4 星级 13 家,三星级 48 家,标准床位达
万多个。
六、丽江吹响第一家全国地级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
丽江文化体制改革的报春花是
1986
年,纳西族的宣科
先生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的纳西古乐会。
1998
年,“东巴宫
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把东巴乐舞和纳西族歌舞推向市场。
2001 年 12 月,通过市委、政府牵线搭桥, “丽江地区民族歌
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合作组建 “雪
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近 800 万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 。 2003 年 5 月,中央领导同志考察丽江时,充分肯定了丽江在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方
面取得的成绩,破格将丽江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唯一的一家地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