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风湿病.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风湿病 第四节 风湿病 rheumatism 概述: 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以形成风湿小体为其病理特征。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等 急性期称: rheumatic fever 发病年龄5-15岁,高峰年龄6-9岁,无性别差别 属于: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or collage disease 一、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依据: 1)发病前有溶链菌感染史。 2)发病时95%血中抗 “o” 高,>500单位。 3)与链球菌感染地区、季节分布一致。 4)抗菌素预防治疗有效。 不是链球菌直接感染依据 1)非感染当时,感染2-3周后, 2)风湿病灶中未发现链球菌。 3)非化脓炎,而是纤维素样坏死。 发病机制 1)抗原抗体交叉反应:链球菌壁的C抗原(糖蛋白)的抗体可与结缔组织的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 链球菌壁的M蛋白引起的抗体与心脏、关节等处的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 2)自身免疫学说:链球菌感染可能激发患者的自身免疫反应,而产生自身抗体。如心内、心外、心肌、血管平滑肌等。 二、基本病理变化 1. alterative and exudative phase 时间:1 月 结缔组织: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 浆液纤维素渗出、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 2. proliferative phase or granulomatous phase Aschoff cell Aschoff body 时间:2-3月 Aschoff cell 3. fibrous phase or healed phase 时间:2-3月 三、 各器官病变 (一)风湿性心脏病 常为风湿性全心炎(Rheumatic pancarditis) 儿童患者中60%~80%伴发 1. 风湿性心内膜炎 rheumatic endocarditis 部位:病变以二尖瓣受损最多见,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损害,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 病变: 早期:变质渗出性改变 瓣膜肿胀 疣状赘生物 Mc Callum 斑及附壁血栓 verrucous vegetation肉眼观:闭琐缘,1-2mm,单行排列,灰白色,附着牢固,不易脱落 赘生物镜下:血小板 + 纤维素 白色血栓 后期: 赘生物机化 纤维组织增生 瓣膜增厚、瓣叶间粘连 瓣膜口狭窄 心瓣膜病 瓣膜卷曲、缩短、腱索增粗缩短 瓣膜关闭不全 血流反向冲击较重 左房后壁粗糙,内膜增厚 Mc Callum 斑及附壁血栓形成 2. Rheumatic myocarditis 部位: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成人:灶性间质性心肌炎 早期:变质渗出性改变,Aschoff bodies形成 Aschoff bodies部位:室间隔、左室后壁上部 左室后乳头肌、左房后壁和左心耳 病变可累及传导系统 后期:小瘢痕 儿童:常致弥漫性心肌间质水肿、炎细胞浸润,充血心衰 临床:心动过速、第一心音减弱、P-R间期延长等传导阻滞 3. rheumatic pericarditis cor villosum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二)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ic arthritis 年龄:成人多、儿童少 特征:反复发作的大关节(膝、踝、肩、肘和腕)游走性浆液性关节炎 临床:红、肿、热、疼、功能障碍,不留后遗症 “舔过关节,咬住心脏” (三)风湿性动脉炎 rheumatic arteritis 部位:大小动脉均可受累,冠状、肾、肠系膜、脑和肺动脉等 病变:早期:血管壁结缔组织粘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可有风湿小体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