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同时粘贴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这是一篇文包诗,是根据诗人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编成的故事(出示古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检查预习 课前同学们自己预习了课文,我来检查一下。 1.词语认读 出示词语::
暮春 友谊 伫立 凝视
烟雾迷蒙 依依惜别 永世不绝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老师及时正音。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伫立”“凝视”等词语的理解。
2.检查课文的朗读指五名同学接读课文,明确读书要求:双手执书,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听的同学仔细听,听完再提出读音错误。
老师要注意“当作”的读音是否正确,以便及时正音。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语言要简洁,说话要完整,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品读课文
同学们,李白和孟浩然是相差十五岁的忘年之交,他们都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都爱喝酒、爱写诗,都不爱当官,不愿意事俸权贵。相同的志趣爱好,令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这一年的暮春三月,孟浩然要去扬别了,他们舍得分别吗?你从哪里读懂的?
品读第二自然段:
先指名读本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依依惜别
为什么这对好朋友不趁着短暂的相聚时光倾心畅谈,而是看风景呢?
交流诗人的心不在焉,伤感,然后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品读第三自然段:
“人生自古伤离别”,虽然伤感,却仍要话别,终于,李白打破了宁静。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李白和孟浩然的话。
自己小声读李白的话,想想自己读出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
抓住“夫子”“您”“敬仰”“誉满天下”等词交流。
补充关于孟浩然人品和诗才的资料,加深感悟。
带着感悟自己再读李白的话,读出发自内心的敬仰。指名感情朗读展示。
再自由读孟浩然的话,交流读出了什么?(劝慰)抓住“暂时”读出不久的将来还会再见,不要伤心的言外之意。
分角色朗读这个自然段:老师读旁白,女生读李白的话,男生读孟浩然的话。
找一对好朋友读对话,两人自己选择角色,老师读旁白,读出李白的敬仰和孟浩然的劝慰。
品读第四自然段:
孟浩然要走了。
老师范读第四自然段。抓住“伫立”“凝视”读出李白的不舍。
看动画,跟着李白目送孟浩然。
同学们,李白目送孟浩然登上了船,目送孟浩然乘坐的船渐行渐远,目送孟浩然乘坐的船远得再也看不见,他依然站在江边目送,目送,目送,一直目送得自己的心绪起了波澜……
于是,一首得以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就诞生了。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指名放慢语速,舒缓地吟诵古诗:齐读古诗。
写字指导
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暮”,说说书写时注意什么。
老师范写,学生练写两个。
老师点评学生的书写。
“暮”、“墓”和“幕”组词辨析。
背诵古诗
谁背过古诗了,背给大家听。
全班同学会背的背,不会背的读,我们一齐来。
作业
课下搜集两首送别诗,了解其创作过程。
附:板书设计
25黄鹤楼送别
依依惜别
学情分析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虽然它内容很短,也只需要学习6个一类生字(暮、孟、饮、暂、谊、唯)、2个二类生字(檐、捺),但是,想要一字不错的把它朗读下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受高唐人语言习惯的限制,“谊”多读成“yí”,“当作”中的“当”易读成“dāng”。另外,“山东秀才念字边”的习惯影响,肯定也有一些学生把“捺”读成“nài”,因为学生在学习基本汉字笔画的时候还不认识这个字,平时也没机会见到并使用它。
一类生字“暮”的形近字有“幕”“墓” ,如果不进行辨析,日后很容易出现混用,这就需要当堂指导书写后加以辨析。
除了字的认读,学生对李白和孟浩然这两位诗人及其结成好友、惜别的原因都不理解,这就需要我补充二人“志趣相投”的简述。
除此之外,学生对李、孟对话中所提到的孟浩然的令人敬仰的人品和誉满天下的诗篇也是雾里看花、不甚了了,所以,我准备口述相关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孟浩然,理解李白的语言、感情,为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做好基础铺垫。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结成深厚友谊的原因比较清楚了,也对孟浩然的人品和诗才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能更理解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学会了抓住重点词语读出这种敬仰和依依惜别的情愫,能以类似吟诵的方式读好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其次,在“暮”的写字指导中,学生学会了分析字形,能够把主笔横写长,把形近的“曰”和“日”区分开来,并且记住了在田字格和米字格中要写八分字。
另外,学生懂得了诗的创作都与作者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