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的危害与个人剂量防护.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离辐射的危害与个人剂量防护 1 电离辐射的来源及危害 1.1 电离辐射的概念及特 点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 多,高速带电粒子有 a粒子、B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 子、X射线及丫射线。其共同特点为: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人 的五官不能感知, 只有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 照射到某些特殊 物质上能发出可见的荧光; 透过物质时能产生电离作用。 每一种 辐射来源都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一是它会给人类带来剂量, 二是 我们能够比较容易的采取一些措施影响此种剂量。 电离辐射的来源 按辐射的来源可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包括宇 宙射线、来自地球本身的 Y射线、空气中氡的衰变产物以及包 含在食物及饮料中的各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 人工辐射包括 医用X射线,来自大气核武器试验的放射性落下灰, 由核工业排 出的放射性废物,工业用 Y射线等。 电离辐射的危害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2000 年出版的最新调查结 果显示,全世界所有人平均的年剂量约为 2.8mSv,其中天然氡 约占 43%,天然宇宙射线占 14%,天然体外来源占 18%,天然体 内来源占 11%,医疗占 14%,核工业占 0.25%。 人类为了生产和保护健康诊治疾病的需要使用的a 人类为了生产和保护健康诊治疾病的需要使用的 a、 B、 Y、X及中子射线都能引起物质的电离,被我们所利用,但若无 有效防护,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 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电 离辐射一般来说都是以以下两种方式进入人体 ,即通过体外照 射与通过体内照射。 贯穿辐射、 高能量和射线都可以以体外照射 方式照射人体。 放射性物质一旦进入体内就会发生体内照射, 它 在体内放出Y或B粒子,有的也同时放出 B、Y射线。在电 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 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一次或数次 照射,可发生急性放射病,平时见于核事故和放射治疗病人。在 接触各种射线的放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 机体长期受超容许剂量的体外照射, 或有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 入并蓄积在体内,则可引起慢性放射病。 2 个人剂量的防护 据统计我国辐射事故率是美国的 10 倍。因此,必须加强个 人剂量防护,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免受不必要的照射或过量照射, 保障其健康及相关权益。 2.1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防护体系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了以三项基本要求为基础 的辐射防护体系: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适用个人剂 量限值。在有些情况下,有必要进行干预,以减少人员受到的照 射,ICRP推荐了以另外两项原则为基础的关于干预的辐射防护 体系:干预的正当性;干预最优化 2.2 辐射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一般因照射的方式不一样则采用的措施也不一样。 使用封闭源的接触都是属外照射, 从事开放源作业的危害主要是 内照射,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的途径有外照射和内照射。 1)外照射的防护。单位作业中接触封闭源一般见于射线的 机械探伤、射线自动测厚、自动对位、测密度等。做这些工作人 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和体检的,拿到上岗合格证。根据射线 的强度面积越大辐射越小, 时间越短辐射越小, 必须要有防护措 施:①时间防护:减少辐射地区的工作时间,如果电动操作突然 发生故障, 要用手摇安全轮复位而靠近辐射源; 或者维修设备必 须靠近辐射源时, 应限制工作时间, 将可能受到的照射剂量控制 在拟定的限值之下; ②距离防护: 尽量让工作人员的工作位置远 离辐射源,操作者要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在发生事故,如辐射 源脱落, 应在屏蔽条件下用远距离器械钳取, 不得直接用手取源 装配;③屏蔽防护:辐射源和工作人员之间应有非常可靠的防护 屏障, 屏蔽材料应根据辐射源的性质来选择。 一般选原子序数比 较高,密度比较大的材料。 2)内照射的防护。在从事开放源工作时,放射性核素可经 过消化道 . 呼吸道或皮肤等途径进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持续的 照射。为保护在开放源地区的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要根据工 作人员或居民能接触到的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放射性活度的不 同,对单位和工作场进行分类和分级。根据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 的放射性核素的等效年用量分为三类; 根据放射性核素的最大等 效日操作量分为三级。对不同类、级开放性放射工作场所的卫生 防护均有严格的要求。从事开放源作业的工种见于含防射性物质 的矿石的开采、选炼、荧光涂料的制造和使用,医院的同位素室 等作业。开放性作业有环境污染的问题, 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工 艺过程,如忽视防护均可将放射性尖粒带到生活区。 因而对开放 性作业场所应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和进入体内的问题。 首先在 厂址选址上要把好关,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