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园_寻找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学前幼儿园_寻找空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科学活动《寻找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喜欢关于空气的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点:能运用规范准确、简单明了的说明性语言讲述空气的特点。 教学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空气的已有的简单的了解。 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礼物盒、活动背景音乐、透明塑料袋、粉笔、吸管、气球、盛水的小筐、玻璃杯、塑料杯、蜡烛、火机等。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神秘又宝贵的礼物,引导幼儿猜一猜是什么?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活动主题——空气。老师给幼儿送过空气后,提问:空气在哪里?激发幼儿探究欲望,一起探究空气的奥秘。 指导认知 (一)交流谈论和实验操作,使幼儿了解空气的无处不在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透明塑料袋在活动室的各处寻找并收集空气。询问:“你是在哪里收集到的?”幼儿回答,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处不在。 2、生活的环境里有空气,活动室里有空气,老师再次设问:我们还能去哪找空气呢? 实验一下。 请幼儿用吸管往水里吹,看看有什么现象? 有气泡出现,说明身体里有空气。 3、请小朋友将粉笔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出现?(粉笔放入水中,有气泡出现,说明粉笔里有空气)。 引发幼儿讨论还有哪些地方有空气?(播放ppt图片,空气在我们的周围,在塑料袋里、在粉笔里、在活动室里、在皮球里、在轮胎里、在田野里、在天空、在我们的身体里……) 小结:许多地方都有空气,空气无处不在。 进一步实验,使幼儿了解空气的其他特点 请幼儿为气球充气,是什么使气球膨胀了起来?——空气。把气球里的空气放出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有什么特点? 小结:启发幼儿说出空气不仅是无处不在的,还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的。 互动游戏、实验操作,使幼儿了解空气的用途 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无处不在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空气有什么用途呢? 人要生存离不开空气。 小游戏: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试一试有什么感觉?(有点憋得慌,很感受)为什么?(不能呼吸到空气)如果长时间呼吸不到空气会怎么样?(会死) 小结:人的生存需要空气,没有空气,人就会窒息而死。 2、还有什么需要空气?引发幼儿讨论。播放ppt图片,如植物、动物等。 小结:动物、植物生存也需要空气。 3、还有一种特殊的事物需要空气。(实验:燃烧) 教师做实验:点燃2支蜡烛,1支用玻璃杯罩住,另一支让其燃烧,幼儿观察现象。(用玻璃杯罩住的蜡烛慢慢熄灭,而另一支还在燃烧)为什么呢?(玻璃杯将空气与蜡烛隔离了,空气进不去,蜡烛就熄灭了,另一支蜡烛充分接触到空气可以继续燃烧。) 小结:燃烧需要空气。 安全知识迁移:利用这个知识,想一想如果家里做饭时候油锅着火了怎么办?发生火灾了怎么办?(灭火原理)小朋友们真聪明!可以将安全知识告诉家里人,但是不要独立操作哦! 4、空气还有充气的作用(播放ppt图片)。 小结:空气的作用很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有助燃的作用、充气的作用。 生活迁移 空气对人类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做?(保护空气),播放ppt图片,垃圾乱堆乱放、大量砍伐树木、汽车尾气、工厂排放有害气体,使我们的空气被污染了。看看这样做对不对?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小结:希望大家成为环境小卫士,爱护环境,空气才会清新,我们才会生活在健康的环境里。 活动延伸: 1、请幼儿作为环境小卫士,到美工区制作环保海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2、将材料投放到科学区,幼儿可以自主操作,进一步探究空气的奥秘。 结束活动 整理实验用品,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寻找空气》学情分析 中班的幼儿科学认知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理解、探究能力,对于大自然中的科学也有一定的探知欲,因此,通过实验去感知空气的存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空气可以从各种形式进行感知,但是,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了本次活动。空气虽然无处不在,但却看不见摸不着,光靠老师单纯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真正掌握呢?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游戏、实验的形式展开,通过游戏化教学手段和实验探究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从而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中班科学活动《寻找空气》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感知空气的存在,难点是让孩子运用规范准确、简单明了的说明性语言讲述空气的特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主要以游戏化的教学手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