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楼】蒋光焴衍芬草堂:三世所聚,兄弟并称(上)
此程的浙江之行虽然赶上了雨,但因为何勤先生对省内道路的熟悉,再加上童圣江主任事先的联系,这使得本次的寻访变得颇为顺利。车开到衍芬草堂门前时,我还没有回过神来,因为 11 年前我曾来过此处,因此我的记忆已经固化在了那个时段,当时的衍芬草堂正处于待保护的状态,四围都是拆成瓦砾的废墟,而惟有衍芬草堂矗立在这废墟之中。那时这里大门紧锁,我只能围着它四处寻找着拍摄的角度。与我上次所见差异较大
也正因为如此未能走进衍芬草堂内一探究竟,成为了我心中一个不大不小的结。而今到海宁寻访,必然要将其列为探访对象,但眼前所见的完美修缮却无法与我原有的印象叠合在一起。于是我又站在门前,发出了一堆无谓的忧思。
门口有这样一块铭牌
然而还未等我过足忧思之瘾,童主任已经把我介绍给了海宁市图书馆副馆长沈兰女史,沈馆长也刚刚开车到达衍芬草堂门前,因为这一带处在海宁市的老城区,停车十分困难,何勤好不容易把车挤到了河边的一个停车位。而沈兰到达时,已然没有了这样的机会,正在此时,衍芬草堂内走出一位管理人员,他立即指挥沈兰把车开进了衍芬草堂那个小小的院落。这让我跟童主任感慨,只要有熟人,真的难以体会到什
么叫不容易。
书楼的管理者
衍芬草堂的大门面冲河道,上次来此探访时,我感觉其房屋距河道还略有一段距离,而今门前修起了院落,这让我觉得
此处旧居跟河又近了一块。而今这里的门牌号是“河东路 66 号”而门牌号的下方还有免费开放的指示牌。 看来这里的作息时间跟其它公共场馆一样,也同样是周一闭馆。近几日的寻
访让我已经忘记了“今夕是何夕”,但既然找到了朋友,无论今日是星期几已然跟作息时间没有了关联。
门牌号及告示
看得出沈馆长对这里很熟悉,她跟这个管理者寒喧了几句,而后就带着我等走入楼内参观。从庭院的设计看,衍芬草堂的院落乃是后来改造而成的,但是从查到的资料看,院落所处之地原本也是蒋家的宅院,只是前些年当地改造河道将此处院落拆掉了一部分。顾志兴所著《浙江藏书史》收录了衍芬草堂后人蒋雨田写给顾先生的信,此信详细描述了衍芬草堂原有的格局“蒋雨田致我信说:衍芬草堂门首有门联:‘九侯望族;万卷藏书。’自大门向左转,有大厅三间,中有高心
夔楷书‘宝彝堂’匾额。高字伯足,号陶堂,又号碧湄, 江西湖口人,两署江苏吴县知县,与浙中藏书家颇多往还,曾为杭
州八千卷楼主人丁丙(松生)作《丁征君书库抱残记》 。
入口
后进为楼厅, 厅分三间, 中置槅扇厅中悬有‘衍芬草堂’隶书匾额,为李超孙所书。藏书处在楼上,专藏宋元旧椠。当其盛
时,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钱泰吉、邵懿辰、高均儒及著名画家费丹旭、翁雒,金石学家张廷济,客居别下斋,亦常过往欢
叙。衍芬草堂后进为‘颐志居’。庭间有梓树一株, 为数百年物。再进为‘北苑夏山楼’,周寿昌书额, 旧藏董源《夏山图》于此。北首最前为‘五砚斋’,张廷济隶书额,以藏宋代梵隆写经砚、明陈老莲(洪绶)画梅砚等五砚而得名。‘五砚斋’后进为‘思不群斋’,匾额为钱尔琳 (钱泰吉的受业师 )所书,是当年蒋家迎客花厅。” 由此可见,完整的衍芬草堂占地面积较大,总
计有七座庭堂,而蒋雨田又在给顾志兴的信中写道“前几年,海宁县内因搞排涝工程,将最前面的两座厅堂,即宝彝堂及五砚斋拆了,目前尚存衍芬草堂、颐志居、北苑夏山楼、思
不群斋、 双峰石室等五座厅堂。 ”如此说来,蒋兰停车的那个院落原本就是蒋宅被拆掉的两座庭堂,因此我在这里看到的衍芬草堂匾额应该是后来改造才有者。
砖包铁门
上次,我来此参观时, 就已经注意到了此处宅院大门的特别,这种门的制作方式我不知道怎么称呼,因为其里面是铁皮,而外面则是用很薄的青砖,以菱形排列,而后用铁钉将其铆在铁门上。这种方式不知道该不该叫做砖包铁,以坚固的内质,用脆弱的砖片包裹起来,以我的解读这也算是儒家观念
的具体表现形式:外柔内刚。 显然这是我的胡乱猜测,陈从周先生是著名的古建学家,如果让他解读那当然专业许多。巧合的是, 他的《书带集》 中恰好有一篇的题目就是“衍芬草堂藏书楼”。陈先生在文中说“蒋氏自蒋云凤迁硖石后,子分四支,聚族分居于通津桥之东南。光煦为二房后,光焴为四房后。别下、衍芬两处建筑,其始建时代当在乾隆末叶,为
苏南厅堂式, 后临河皆建有暖桥。 衍芬草堂建筑原为典当基,故高垣铁门, 甚为坚固。建筑以地域而论, 海宁州治近杭州,建筑形式与细部手法已是浙中风格,而硖石地近嘉兴,其做
法犹染太湖流域之苏南形式,较高级精细之建筑皆延聘吴县香山匠师,此屋应属是类。所用石料大部分为乾隆间苏州金山所产。此端为论浙西建筑所应及之者。”
《诗集传音释》二十卷,清咸丰五年至七年海昌蒋光焴衍芬草堂刻本,书牌《诗集传音释》二十卷,清咸丰五年至七年海昌蒋光焴衍芬草堂刻本,牌记
陈从周首先讲述了硖石蒋氏的情况,因为在海宁一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