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诗看杜甫人幕辞职的前因后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杜诗看杜甫人幕辞职的前因后果 [摘要 ]本文尝试从蜀中时期的杜诗中 ,寻找杜甫和严 武二人关系的演变历史 ,梳理他们情感的变化细节。 本文认为 , 到杜甫辞去幕府职位时 ,杜严二人关系已现疏远迹象 ;本文赞 成杜甫第二次离开成都是在严武病逝之前的观点 ;认为《去蜀》 诗是杜甫在诗作中向成都和严武告别。本文由此多方面展现 杜甫的人生处境与内心矛盾及其性格特征 ,在情感方面还原 一个唐朝伟大诗人、一个既特殊又普通的流浪者的生态与心 态,这对全面认识和理解杜甫的人生与精神世界,有一定的探 索意义。 [关键词 ]杜诗 杜甫 严武 人际关系 情感变化作者 :黄慧娟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研究学刊》编 辑,610072 。 在杜诗全集里 ,大约有三十多首诗与严武有关。 本文尝试 从宝应元年春至永泰元年春夏这三年多时间里与二人关系 相关的杜诗中 ,寻找杜甫和严武二人关系的演变历史 ,梳理他 们情感的变化细节。 上篇 ,将首先简述他们二人在宝应元 年春夏的交往 ,概述他们思想相近感情融洽的深厚友谊 ;其次简述严武回京后 ,子美在蜀中徘徊与等待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放大了对严武的期望值和依赖感 ;最后着重梳理分析杜甫 到严武幕府工作前后的生活及其心绪的发展脉络 ,并从杜甫 离开幕府前所作的诗歌内容和情绪表现 ,探究二人关系的微 妙变化。 由于本文是以杜诗为分析研究论据的 ,所思考的 方向 ,所提出的看法 ,均尽量从杜诗中寻找支撑点。这样的方 法当然不尽完善  ,在此也请教大家指点迷津为盼。  一、前 情回顾  :杜严在蜀中第一次交往情深谊长  宝应元年  (762) 春夏 ,是子美一生为数不多的好时光 ,这好时光与上元二年 十二月被唐肃宗派到成都“镇蜀”的严武 ,关系密切。 严武是子美在朝中做官时走得比较近的故人 ,他小子美十来岁,32 岁就当上了京兆尹兼御史中丞 ,喜欢文学 ,爱好作诗 ,常跟房琯一派官员来往 ,因此也受房牵连 ,曾被贬到巴州任刺史。也许是因为年轻 ,加上武官的身份 ,不久应招回京 ,任太子宾客兼御史中丞。此次入蜀做成都尹 ,他三番五次约邀子美“出山”重新为朝廷工作 ,子美虽一时没有答应 ,但却十分热情地为他 出谋划策 ,写了《说旱》一文献给他。文中从分析冬旱人手, 指出冤狱、重赋和征兵无度会导致人怨天怒 ,建议严武尽快亲审狱中犯人 ,用解除冤狱 ,减轻税赋和敬老养老等仁德政治来 祈求春雨降临。 而严武也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 ,子美有诗为证 : 步展随春风 ,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 ,邀我尝春酒。酒酣夸新尹 ,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 ,渠是弓弩手。名在飞骑籍 ,长番岁时久。前日放营农 ,辛苦救衰朽。差科死则已 ,誓不举家走。今年大作社 ,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 ,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 ,须知风化首。语多虽杂乱 ,说尹终在口。 ( 《遭田 父泥饮美严中丞》 ) 子美在成都生活了两年 ,虽住在郊区但过的还是城里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活 ,写作大多是以自己为 主角 ,真正接触和反映当地农民生活的作品极少 ,因而这首诗在他的成都诗作中显得特别而重要。诗中所述田翁大儿子当 了许多年的兵 ,春耕时节终于被放归乡里帮助父亲种田 ,田翁感慨说从未见过这么好的新长官 ,能为农民着想 ,特别是拯救 他这样的“衰朽”免于辛苦劳作 ,使他们一家坚定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差科死则已 ,誓不举家走” , 颇有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味,可见子美借此诗赞扬成都新尹严武新政的巧 思与巧语 , “笔笔泥饮,却字字美严 ,此以田家乐为德政歌也”。 严武放老兵退伍代替家中年迈父亲营农的德政 ,至少受到子 美《说旱》的启发 ,子美也因此看重严武 ,认为严武和自己在 忠君爱民的原则问题上是同路人 ,并且认为严武能采纳自己 的意见。 《唐书》对严武的介绍与评价并不太好 ,有不详 知蜀中历史的评家指责子美表扬严武过火了 ,而仇兆鳌引卢 元昌评论反驳说 : “蜀自上皇还京后,分剑南为两节度 ,百姓罢于调遣。西山三城 ,又列戍焉 ,蜀民籍为军者 ,无宁岁矣。上元三年 ,段子璋反 ,将士大掠。 蜀民既苦寇 ,又苦兵。读公《枯棕》等诗曰 :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 嗟尔江汉人 ,生成亦何有。 ’ 蜀民长番不已 ,差科不息 ,安得营农而作社乎。严武镇蜀 ,两川兼摄 ,蜀民始稍甦息。 ” 对于子美来说 ,严武难能可贵有三 : 一是政治同路人。 二是尊重自己 ,常来草堂看望或者请自己到 幕府相聚 ,特别是懂得自己的文学价值 ,一起饮酒唱和 ,其乐融融。三是不用“乞讨”而慷慨分禄米资助自己。这些都极大地温暖了子美饱经世态人情凉薄的心灵。可惜他们在蜀中的第 一次相处 ,时间不到半年 ,也正因为如此 ,二人尚未来得及全面 表现和更深入地了解 ,故彼

文档评论(0)

156****4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