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宏村导游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递宏村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员 xx,希望接下来能与大家一起分享旅途的快乐,让我们在 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 也来感受一下几百年前皖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它就是西递 宏村。 西递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它与 1999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 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 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 同时还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递宏 村以其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 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 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 史文化内涵而名闻天下。下面大家就请随我一同游览这神秘而古老的村落吧。 首先我们将要来到的是西递村。 西递村座落于黄山南麓,四面环山,距黄山风景区仅 40 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 之称,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经有 960 余年历史, 西递古称西川,又名西溪。因村中三条溪水都是自东向西流,并且村中古时徽州 府曾在此设驿站。所以就产生了今天“西递”的叫法。全村共有 99条小巷, 600 余古建筑, 村落是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 构成东向为主、 向南北延伸的村落 街巷系统。 现在映入眼帘的这座牌楼叫胡文光刺史坊, 胡文光是西递村胡氏第十八代世祖, 明代嘉 靖三十四年 (1555 年)中举, 曾担任山东胶州刺史、 湖北荆潘首相, 在为官 23 年清廉节俭, 替百姓办实事, 因此得到明朝神宗皇帝的赏赐回故乡建了这座功德牌楼, 整座牌楼全用当地 黟县青石雕刻而成,纵观整个牌楼,有 5 个层次分明的楼阁,故又叫“楼牌坊”。它高 12.3 米,宽 9.95 米,石雕古朴精湛,为徽州乃至全国幸存下来石雕当中的精品, 1999 年昆明世 博会徽园中的牌楼就是按照胡文光牌楼按 1:0.7 的比例做成的。正楼匾的上方雕的是“恩 荣”二字,象征这落叶归根,光宗耀祖之意,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旁盘有浮雕 的双龙,象征这吉祥如意,正楼东西两面刻有“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 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字样。双龙图下是文官和武将,喻为安邦定国,国泰民安。下面有 人物像 8 个,便是通常所说的八仙。 最下边的正楼所刻图案叫五狮戏球。 石柱两侧是栩栩如 生的狮子,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倒伏,爪下还有只小狮子,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 牌坊几经沧桑,仍屹立于村口,宛如一名忠实的守卫者,也是这个古村的历史见证。 穿过了胡文光刺史坊,我们就进入西递村了。 眼前所看到的这座宅院叫旷古斋。 旷古斋建于清康熙年间。 房子原主是位以商入仕, 以 仕保商的文人名士, 其后裔发达厅堂前我们看到的这幅对联: “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 章”。它充分体现了皖南人“贾而好儒”的徽商精神。 走过旷古斋我们来到的是西园西园建于清道光四年(公元 1824 年)。原为四品官河南 开封知府胡文照的故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徽州著名的“三雕”,即砖雕,石雕,木雕。 从西园出来便到了东园。现在看到的就是东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敬爱堂”。敬爱堂,粗犷 古朴,宏伟肃穆。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 1600 年),面积 1800m2。 前置飞檐翘角门楼, 中间设有祭祀的大厅, 上下庭间开设大型天井, 西递村的建筑大都 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天井呢,请看这就是天井 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功能,有一种说法,就是 商人以积聚为本, 总怕财源外流, 造就天井, 可“四水归堂” ,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 汇集于天井之内,不致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游完了西递村,下面我们将要来到宏村。 宏村原名弘村,取名弘广发达之意。宏村素有“画里乡村”的美称,在南宋绍兴年间, 古宏村人为防火、灌溉、独具匠心,开防生学之先河,建造出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整个村 庄是一头卧牛的形状。 围绕牛形做活了文章。 因为宏村西北有巍峨的雪岗山, 吉阳水由西绕 村南下, 是选择村落要背山面水的理想模式。 于是村人先将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 “月塘”(亦称月沼)作为“牛胃”。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 60 多厘米宽的水圳, 把一吉阳河的水引人村中, 南转东出, 形成九曲十八弯, 贯穿“牛胃” , 这就是“牛肠”。作为干流的牛“大肠”流经主街,作为支流的“小肠”则经由小街通往各 家各户门前。这样雷岗山为“牛头”、村旁的两颗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胃,人工水圳 为牛肠,南湖为牛腹,民居楼为牛身,村边的四桥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 然而出。 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 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 而且调节了气 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