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运河全线通航,行得通吗?
如果不是有石碑或当地人提醒,如今在通州、天津、河北等地,大运河
已很难被辨认出来。济宁以北的河段早已断航,一些河段被改造成观
光休闲场所,另一些则自生自灭,长满水草或干脆干涸。
是否应让大运河全线复航,重造往日的繁华?多年来,不断有代
表委员及业内专家提出这一建议,并因此成为业内争议的一大课题。
复航建议多次上全国两会当然希望大运河全线通航,我们这里
需要水资源。17 日,河北沧州市青县文史专家王庆安谈及此,急切之
情溢于言表。王庆安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而他所在的青县,
大运河基本保留了原始风貌,但部分河道已经干涸。
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表达出和王庆安同样的心愿。在全国
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聊城市委
主委孙菁连续五年提出议案,呼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将京杭大运河
重新疏浚、通航。
由于黄河改道、上游水库拦蓄等原因, 目前大运河只有济宁以
南河段尚能通航,济宁以北至京津河道已断航 40 年。孙菁认为,如果
现在不通航,今后通航成本会更大。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水利专家李殿魁也一直主张恢复大运河
的全程通航功能,并认为复航是对大运河最好的保护。他多次向媒体
表示,铁路、公路、海运代替不了大运河航运,水运相对来说成本低、
运量大,同时还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可促进南北交流。
缺水成运河复航最大阻碍
如果要实现大运河全线通航,难度有多大?李殿魁等人认为,如
何穿越黄河是大运河复航的难点所在。
济南社科院副院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张华松教授则认为, 目
前最大的问题是缺水。他介绍,元明清时期,北方运河之所以能够保持
畅通,主要是因为沿途有大量河流注入。明清时期,为保障运河水量,
朝廷甚至明文规定,运河附近的河流、湖泊、泉源等都要由政府管理,
不能随便使用。
而现在工农业用水激增,有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源地
涵养功能不足,使得北运河沿线的众多河流早已不能满足当地用水需
要,加上中上游修建水库、池塘等,截留了大量水资源,所以再指望沿
途河流的补充已不现实。除非开挖大型水柜,蓄积多余的雨水,但工程
量太大,也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
经济价值多大难下判断
除了成本问题,不少专家也认为,如今再搞全线复航,经济价值
已不大。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献忠就认为,即便全线复
航,大运河再次成为交通大动脉、承担货物流通功能的可能性也比较
小。他说,现在陆路交通十分发达,水运虽然成本低,但前提是需要河
道畅通,而这牵扯到河道疏通、水源补充等工程,需要投入较大成本。
运河通航需要投入多少,又能实现多大的效益,这都不能轻易
下判断。运河研究专家李德楠教授说,若真要考虑运河复航,就需要在
这些方面做详细的测算。
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熊亚平则认为,即便搞复航,也
只需在有条件的河段进行局部改造,其主要功能可定位为旅游观光。
此外,熊亚平也建议,应该跳出大运河本身看问题。他说,依靠
京杭大运河,德州、临清等山东城市曾与天津联系十分密切。史料记
载,上世纪 30 年代,德州经铁路输出输入的大宗货物中,40%从天津走,
只有 20%经过济南、青岛。后来,随着济南、青岛地位上升,德州、临
清等地与天津的联系才有所削弱。熊亚平说,既然有这样的历史渊源,
鲁北城市应考虑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联系,发挥自己的区位优
势。
河北青县运河 : 北方运河的鼻祖
大运河进入河北沧州市青县后,水量明显减少。由于人为破坏
因素较少,该县域内的运河保留了极好的生态原貌。在青县北部一段
古运河,河道曲曲折折,水面宽十几米,动植物均很丰富。河道一边铺
着石块,一边为软堤岸。距此数公里的马厂减河、运河交叉处,水草葱
茏,远看像一片绿垫。不过,由于缺水,该段运河只余下河底部分一条
宽约两米的小河沟,较窄的地方可一跃而过。
据青县文史学者王庆安介绍,青县境内共有运河约 45 公里,别
小看这段运河,据考证这是中国北方运河的鼻祖。王庆安说,公元 206
年,汉献帝修造平虏渠,后来曹操借此运兵和给养。平虏渠便是我国北
方最早开凿的运河。400 多年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在平虏渠的基
础上加深加宽。
据资料记载,靠着大运河的优质水源,到 1975 年时,青县 96 平
方公里的耕地中尚有 10 万亩稻田,产量可观。但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
该段运河缺水,当地的稻米种植规模逐年萎缩,如今一块稻田也没有
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