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1.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2.1405?1433年,郑和先后 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 做工和经商,对当地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
献。
东南亚一些国家还保留着
“三宝港” “三宝庙” “三宝塔”
等遗址,它们都是以
的名字命名的。
5.1561年,戚继光率戚家军在浙江
5.1561年,戚继光率戚家军在浙江
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8?倭寇包括( )
①日本武士 ②日本商人 ③日本海盗
A.①②③ B.②③④
_附近九战九捷,歼灭倭寇 5000多人。
C.明仁宗 D.明宪宗
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印度洋沿岸和非洲西海岸[来
④中国沿海奸商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TOC \o 1-5 \h \z 明朝时的抗倭将领有( )
①戚继光②岳飞③文天祥④俞大猷
D.①④D.50多个A.①② B.③④
D.①④
D.50多个
郑和下西洋曾到过亚非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
A.20多个 B.30多个 C.40多个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请完成:
(1)从材料中可感受到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
(2)简述其主要事迹。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1答案:东南亚
2答案:7
3答案:南洋
4答案:郑和
5答案:台州
6解析: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各国。
答案:B
7解析:郑和下西洋到了很多地方,但最远到达的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答案:C
8解析:倭寇就是武装劫掠朝鲜半岛和中国沿海各地的日本武士、商人、海盗等。
答案:A
9解析:明朝时的抗倭将领有戚继光和俞大猷。
答案:D
10解析: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到达过亚非 30多个国家。
答案:B
11解析:从诗中可以看出戚继光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 神。根据所学总结他的主要事迹。
参考答案:(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戚继光是一个渴望祖国海防安定, 立志报效祖国的人;
材料二表现了他转战南北、驰骋疆场的爱国精神。
(2)戚继光率戚家军在荡平浙江倭寇后,又南下福建、广东,与俞大猷共同作战,取 得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解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明政府为显示国威, 扩大政治影响而进行的, 客观上促进了
我国与亚非国家的交往。了解这两方面就可以解答此题了。
参考答案:目的: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 ,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意义:促进了我国
与亚非各国的经济、 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 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