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四章流行病学方法第四章5.6.分析性研究(O).ppt

预防医学第四章流行病学方法第四章5.6.分析性研究(O).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样本含量的估计: 队列研究的样本含量,主要取决于以下4个因素: ①非暴露人群或全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u); ②暴露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e) ; ③第一类错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α); ④第二类错误(假阴性错误)的概率(β)和把握度(1–β)。 把握度(1–β),即:能够拒绝无效假设(H0)的概率,或能够发现疾病与病因之间确实存在关系的概率,或有多大把握能发现疾病与病因之间的关系; 例如:当把握度(1–β)为0.9时,则表明有90%的把握,能发现疾病与病因之间的关系。 一般可通过查表法或公式计算,求得队列研究中的样本含量。(略) 4.资料的收集方法: 队列研究主要收集三方面的资料: (1)基线资料: 基线资料,也称本底资料,即:有关研究对象与暴露因素在研究开始时的有关资料。 其内容包括: ①研究对象的筛选; 即应在研究对象中排除已患所研究疾病的人员。 例如:研究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时,应通过测定血压,将研究对象中已患高血压的人员剔除。 ②记录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 如: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居住条件、既往病史、现患疾病、体检结果、家庭情况与家庭成员患病史等。 ③详细调查暴露因素的量与暴露方式; 暴露或未暴露,是队列研究分组的依据。 对暴露的测量,应尽量采用客观方法(客观指标); 如:污染物的测定值,各种生理、病理指标的测定值等。 与生活习惯或生活方式有关的暴露因子(如:吸烟、膳食、体力活动等),可通过访问加以定量; 例如:研究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时,必须详细调查研究对象吸烟的数量、种类、方式、吸烟开始的时间等。 (2)随访资料: 即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观察(随访)所获得的资料。 随访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和疾病潜伏期的长短,即:暴露因素的作用越强,随访的时间越短;潜伏期越长,随访的时间越长。 ①随访的目的: 随访主要有3个目的,即: a.确定研究对象是否仍处于观察之中,即确定分母的信息(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分母)。 b.确定研究人群中的结局事件,即确定分子的信息(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分子)。 c.进一步收集有关暴露因素和混杂因素的资料,以备分析时用。 另外,还应尽量避免失访。 ②随访的方法: a.直接法: 即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调查,直接获取信息的随访方法。 包括:访问研究对象或其他能提供信息的人、定期家访、电话询问、信函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b.间接法: 即通过医学记录或档案间接获取信息的随访方法。 医学记录或档案包括:医院病历、死亡登记、疾病报告卡、人事档案、保险档案和劳保资料等。 随访时,为减少失访,可单用一种方法,也可两种方法兼用。 (3)结局资料:(或终点资料) 结局(或终点)是指:研究者预期的、研究对象出现的结果(或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通常,研究的目的不同,其研究的结局或终点也不同; 例如:研究疾病的病因时,其研究的结局或终点,是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或死亡; 进行预后研究时,其研究的结局或终点,则是所研究疾病的痊愈、死亡或致残等; 结局(或终点)是随访的停止时间; 例如:如规定发生冠心病或肺癌死亡为终点,则患了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就不应视为已达终点,故还应继续随访; (4)队列研究资料的来源: ①查阅现存纪录; 如:出生、死亡登记、人口普查资料、疾病监测资料、医院病历、尸检报告、户籍登记和人事档案等。 ②调查询问(访问); 即由调查员直接访问研究对象,并填写调查表收集资料的方法。 这是收集资料的主要方式。应答率较高。 1.成组设计的数据分析: (1)用X2检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有联系; ①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整理表为:? 暴露 病例 对照 合计 有 a b a+b 无 c d c+d 合计 a+c b+d n 暴露率 a/(a+c) b/(b+d) - 其中,如果暴露不分级,则可将研究数据归纳为四格表;如果暴露分级,则可将研究数据归纳为行×列表(R×C表)。 ②通常,用X2检验的四格表校正公式计算X2值; 即: X2 = (│ad-bc│-n/2)2n (a+b)(c+d)(a+c)(b+d) (2)用比值比(OR),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联系强度的大小; 通常,可用相对危险度(RR)和比值比(OR)等指标,来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联系强度的大小。 所谓相对危险度(RR),即:暴露人群的发病率(Ie)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Iu)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 RR=Ie/Iu 由于依据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不能计算发病率,故也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RR);因此,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比值比(OR)来反映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大小。 比值比(OR)即:病例组中暴露与非暴露的比值(a/c)与对照组中暴露与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